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都讯 南都记者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近日一只野生中华穿山甲在广东省樟木头林场内(东莞市樟木头镇)被发现并放生。这是继2021年之后第三次在该林场发现野生中华穿山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人员放生中华穿山甲。

5月17日晚23时30分左右,电光墩管护站护林员通过监控发现有穿山甲在道路上行走。他在出门查看确认后,第一时间将穿山甲转移到安全地段,并立即将该情况上报。

经广东省林科院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专家华彦博士现场确认,这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雄性,年龄约6个月,重1.75公斤,长72厘米,为亚成体,身体状况良好,符合野外放生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穿山甲活动的照片。

“这一只小穿山甲应该是通过扩散来到这边的,半岁正好是它跟妈妈要分开的时间,也就是说它刚完成了哺乳期,要重新去选择新的家园,开发新的领地了。”华彦表示经过悉心观察和体检,发现这只中华穿山甲没有异常情况,满足野外放生条件。

5月20日中午12时许,省林科院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所团队和林场工作人员根据穿山甲的活动区域,选择了一处适宜栖息的偏僻山林,将穿山甲放归到大自然。放生活动之后,护林员还在附近蹲守巡查了一段时间,确保它走远并且无人跟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野生中华穿山甲。

南都记者了解到,2021年,广东省樟木头林场先后发现3只中华穿山甲。为做好调查保护工作,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省野生动物监测救护中心组织调查队在林场内布设红外相机,进行野外监测并持续回收数据。

“根据红外相机拍到的其他的亚成体的个体穿山甲,说明省樟木头林场有一个非常好的、可持续的一个大的穿山甲种群。”华彦说道。

广东省樟木头林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林场持续加大对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力度,生态保护与修复取得显著成效。今后将继续加大中华穿山甲的保护与监测力度,强化对穿山甲等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保护,积极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为促进中华穿山甲种群保护与恢复、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作出林场贡献。

“在同一地方,三年记录到三次中华穿山甲的踪影,这在省内都是比较罕见的。”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几年,中华穿山甲频现南粤山林,先后在省内十余个地市出现,红外相机记录到的大量中华穿山甲影像表明,广东省中华穿山甲栖息地质量正在不断改善,野外种群数量正在逐步恢复。

据了解,接下来广东省将继续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就地保护力度,高水平建设以国家林草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为龙头的区域性物种保护网络,积极推动开展中华穿山甲智慧保护体系建设,促进野外资源恢复和发展,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陈卓睿

视频:南都记者 陈卓睿 实习生 唐皓琳

通讯员/供图:林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