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炎热,吃些水果既营养又消暑,但王药师今天看到了一个因为吃水果危及生命的案例。近日,江苏宿迁的王女士在购买早点时突然晕倒在地,并出现了口麻、手麻、胸闷的症状,家人见状赶紧将她送往医院就诊。

医生诊断发现,王女士出现了严重的心律失常,心电监护显示,心率每分钟才二十几次,随时有心脏骤停的可能,且血钾浓度超过了正常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王女士被诊断出患有高钾血症,经过紧急的降血钾治疗后,才转危为安。事后,医生仔细询问才了解到,原来王女士是一名需要血液透析的病患,而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天气炎热吃了大量的葡萄。

医生介绍,葡萄里面含有较高的钾,血透后病人的肾脏排钾能力弱,而钾在体内大量蓄积,就会导致心率减慢,甚至有生命危险,所以肾功能不全患者千万别多吃葡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水果到底每天吃多少呢?

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天应吃200~400克水果。这里说的200~400克是指吃进去的果肉重量,不包括果皮、果籽、果核等。以苹果为例,一个苹果重约250克,去核后还剩200克,因此一天400克的量大致相当于吃两个苹果。

但是注意,水果不能吃太多。大部分水果的膳食纤维和糖分含量较高,吃太多会引起胃痛、腹胀、还会让血糖增高。

吃水果要分时间段

1.空腹时别吃太酸的

早上胃肠经过一夜的休息,功能尚在恢复中,因此最好要选择酸性不太强,涩味不太浓的水果。胃肠功能不好的人,更不宜在这个时段吃水果,尤其是柿子、橘子、山楂等。香蕉也不适合空腹吃,会加快肠胃的运动,增加心脏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两餐之间吃水果能快速补充维生素

两餐之间吃水果,水果中的果糖和葡萄糖能被人体快速吸收。比如鲜枣最好餐前吃,但食用太多可能会引起胃酸过多和腹胀。菠萝可在午餐后吃,西瓜最好饭后两小时吃。

3.晚餐后不要大量吃

餐后1小时吃水果有助于消食,可选择菠萝、山楂等有机酸含量多的水果。但晚餐后不要大量吃水果,既不利于消化,又很容易因吃得过多,使其中的糖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堆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水果不是人人适宜。

猕猴桃、桑葚、草莓等带籽水果有促进排便的作用,更适合便秘的人,如果本来就容易拉肚子的人,就不要多吃。

菠萝、猕猴桃、芒果、无花果等水果可能造成少数人的过敏和不耐受反应,吃后如果发生喉部黏膜肿胀、头疼、胃疼等不适反应,就应避免食用。

菠萝、梨、樱桃、葡萄、木瓜、桃子、草莓等水果含糖量不高,糖尿病患者只要在吃这些水果后适度减少主食的量,保证碳水化合物总量不变即可。

杨梅、梅子、李子等水果中的酸味会同胃酸一起刺激胃黏膜,溃疡病患者不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