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朝鲜战争,是我国在实现解放之后,参与的第一场境外战争。也正是在抗美援朝之战之后,我国真正打出了一个和平的发展局面;也正是因为朝鲜战争,我们第一次向全世界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中国人不比任何哪个国家更差。

但是,在朝鲜战争之中,我国也并非完全没有接受任何来自外界的帮助。正相反,当时我国刚刚完成解放,甚至可以说是百废待兴。

想要完全依靠自身的实力,打赢朝鲜战争,那么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有一点太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大林)

而在朝战中,苏联这个“社会主义的老大哥”,也的确向我国提出了不小的帮助。但是这一份帮助,来的却并没有那么容易...

一、斯大林也有所求

朝鲜战争,是朝鲜人民为了寻求民族解放与彻底独立的一场战争。而在这场战争之中,斯大林对朝鲜人民提供了一些帮助。尤其是在战前,朝鲜人民军的武装力量,几乎全部都是由斯大林所提供的。

但是在这场战争之中,斯大林也并非完全没有所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大林)

在苏军解放北朝鲜,并且帮助组建了朝鲜人民军之后,苏军就不断的向朝鲜军队提供装备上的支持,甚至包括大量的t34坦克。事实上在朝鲜战争发起前夕,以及朝鲜战争前期中的朝鲜军队,其装备实力甚至要远比解放军更强。

在朝鲜战争开启之后,朝鲜人民军在装甲部队的先导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内,就占领了韩国90%的领土。李承晚政府除了釜山地区,以及济州岛之外,几乎失去了所有的国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鲜战争)

很多人认为这是出于斯大林的误判。但是斯大林真的是误判了吗?恐怕实际情况也没有那么简单,在俄罗斯汉学家亚历山大·潘佐夫所著作的《毛泽东传》中,就记载了这样一段往事。

斯大林认为,如果半岛陷入一场长期战争,或者美国的精力被长期牵制在半岛。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将会无限的推迟,如果朝鲜人民真的完全解放了朝鲜半岛,那么冷战的最前沿将势必被推到日本。美国也不得不将大量的精力,耗费在防止日本革命这件事情上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鲜战争)

另一方面,斯大林其实非常清楚中国对于朝鲜的态度。如果美军深入朝鲜半岛,那么中国势必将会介入,因为保护朝鲜就等于保护中国自己。在斯大林看来,中国的参战其实就是必然的。斯大林摸准了这一点,也就开始在装备援助的问题上“吊中国胃口”。

因为斯大林试图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从中国的手中谋求更多的利益。尤其是在东北地区,斯大林对于东北地区的不冻港,可以说是垂涎已久了。从这一点来看,斯大林拖着不给装备,也就不难理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鲜战争)

二、36个步兵师的装备

1950年10月10日,周恩来抵达黑海沿岸,开始与斯大林洽谈苏联军事援助的问题。而在同年11月,毛泽东亲自致电斯大林,要求斯大林向中国提供12个军36个师的全套装备,以及要求斯大林向中国提供空军支援。

然而斯大林在这个问题上,却始终都在“顾左右而言他”。因为斯大林此时希望能够得到在东北的“特殊利益”。在斯大林看来,朝鲜战争其实师一次机会。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后,斯大林就借口“美国的威胁”,延后了苏军从旅顺港的撤军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大林)

然而斯大林的胃口,难道就仅仅只是局限于一个“小小的旅顺港”吗?肯定不是的,斯大林心里非常清楚,对于此时的中国而言,装备和空军支援,到底有多么的重要。因此斯大林直接对周恩来表示:“如果中国有困难,你们可以选择不出兵。”

斯大林的确是拿捏住我们了,对于此时的中国而言,出兵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因此周恩来反复强调出兵的必要性,并且表示中国一定会出兵。而后斯大林竟然表示:“既然如此,苏联的支援肯定会到位,但是此时苏联还没有准备好,请你们再等两个半月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大林)

斯大林其实还在观望,他想要看一看中国人到底有没有他们所说的那么自信。如果中国军队在这两个半月内,能够打胜仗,那么毫无疑问,苏联的支援必然到位。但是如果中国在这两个半月内,始终推进缓慢,或者干脆就被美军打败了。

那么斯大林答应军事援助,必然将会继续拖延下去。但是,就是在完全没有苏联空军支援,且装备补给奇缺的情况下,我军依然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进入朝鲜。并且成功的取得了长津湖战役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鲜战争)

如果仅仅只是一场惨胜,也不足以让斯大林那么快的就改变念头。然而长津湖战役,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胜仗。此次战役,我军一举歼灭敌军3.6万人,其中美军2.4万人,包括美军的一整个团,都被我军歼灭了。

不仅如此,我军甚至一举将“联合国军”赶回了三八线以南。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的态度突然就迎来了180°大翻转,立刻就答应下来了我国的求援请求,装备和空军全部都到位了。因为在长津湖战役中,斯大林看出了我国的潜力。

此时的斯大林,反倒开始期望我军能够拿下整个朝鲜半岛。毕竟朝鲜半岛南端的釜山,同样也是不冻港,是苏联所急需的。事实上,斯大林与苏联在整个朝鲜战争中的态度,是非常动态的,也是随着我军的战果而不断改变的。而我们也的确是凭实力,赢得了斯大林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鲜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