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选期间,莫迪政府对中国态度似有缓和。莫迪总理在采访中强调中印关系稳定的重要性,提出通过外交和军事交流解决边境问题,以恢复和平。这被视为印度向中方作出的让步,预示中印边境争端可能即将结束。

正文:

在印度大选期间,莫迪总理对中国的态度显得较为温和。这一变化可能预示着长期悬而未决的中印边境争端朝着和解的方向迈进。

莫迪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强调了中印关系稳定的重要性,并提议通过加强外交和军事交流来解决现有的边境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外界有广泛的解读认为这是印度向中国做出的让步。然而,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对这一解读进行了澄清,他指出莫迪总理的发言应从宏观角度来理解,并没有直接涉及具体的边境谈判细节。

苏杰生进一步强调,解决边境问题对于中印关系的正常化至关重要,但双方在巡逻权和能力的界定上依然存在分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是在天南河谷地区的争议尤为突出,该地区被印度称作达普桑平原,而中国则视之为自己的领土。由于该地区邻近中巴经济走廊和克勒青河谷,印度对中国在此地区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活动感到忧虑,担心这可能对其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尽管大部分争议地区已通过双方同意撤军并保持适当距离而进入相对稳定状态,天南河谷和热泉等地的争议仍未得到解决。

印度在这些问题上的坚定立场没有充分考虑中国对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关注,这在苏杰生的言论中得到了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经济领域,中印两国的关系显示出了密切的合作。据统计,2023至2024财年双方的经贸往来规模达到1184亿美元,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

中国产品在印度市场广泛存在,为印度经济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同时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关键项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化进程,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虽然印度在边境问题上表现出一定的敌意,这部分源于殖民历史遗留问题、民族主义情绪以及与中国的地位竞争,但双方在经济领域的密切合作表明,在多个层面上,中印两国都有可能找到共识和合作的空间。

印度在处理边境争议时应更加重视合作与对话的重要性,以避免无谓的冲突和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