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环境影响一个人,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们与同学之间的相处时间其实要比家长都长,很容易受到同学们的影响。

在校园里,很多人都喜欢比吃穿或者攀比鞋子。

对方如果有一双名牌鞋就会很自豪,这也引起其他孩子跟父母要钱,想要买名牌鞋,即便这些鞋已经超过了他们家庭的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攀比心理非常可怕,比炫富还可恶,今天我们就要了解一下,各位家长一定要把这篇文章看完。

一、“新型攀比”

孩子们喜欢用家里的豪车名牌来彰显“地位”,喜欢用衣服上的logo区别三六九等。

但是现在又出现了新型攀比——名牌鞋。

对于学生来说,平常大家都穿着校服,衣服上也没有什么可比较的。

只能通过鞋来区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就有两个初中生模样的小孩,在小学的篮球场打起架来。

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的鞋子更好看,都觉得对方的鞋子又丑又便宜。

吵完之后又开始吵谁家的鞋子限量款多,谁家的鞋子更贵。

还有部分同学没有足够的钱和渠道买到正版的名牌鞋子,但是他不愿意在同学之间输了面子。

总想假装一副“我很有钱,我父母也会给我买名牌鞋子”的假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一些不良渠道获得一些价格便宜、但是还原度非常高的高仿鞋。

而且他们还会跟同学们说,我这个其实是正版的。

这个事件就会不断的恶性循环,其他的同学看到他们买了名牌鞋,又会心生羡慕。

但是自己也没有足够的钱去买,就只能通过买盗版鞋装面子。

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到这个无限循环的坑中——卖假货、借钱买真鞋,甚至校园贷也就是这么产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一些人他们不仅没有受到父母的援助,甚至攒的零花钱连盗版的鞋都买不起的话,就会跟父母闹脾气,辱骂家长不会赚钱。

如果父母态度比较强硬的话,这些人会采取离家出走、断食绝食的手段进行抗议,甚至开始偷同学的鞋子或者偷偷拿父母的手机支付。

除了鞋之外,他们还喜欢攀比各种名牌手表和衣服,三句话不离开大logo标签,试图通过这些logo在学校划分三六九等。

永无止境的攀比总会让人变得越来越自卑,总想着“我要比你穿的贵,我要比你穿的好看”。

有这样的想法就会让孩子们陷入到无尽的追赶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此以往,他们上学不再是为了获取知识,不再是为了交朋友,而是为了比鞋比衣服品牌比包包。

不仅享受不到生活的乐趣,身体和心理都会遭受到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当中,所以攀比会对青少年的整个人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与此同时,家庭经济负担也会加重,家庭之间的关系也会受到很大的副作用。

比如说因为一款名牌包包或一双名牌鞋跟父母大打出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青少年是处于非常重要的心理发展阶段,攀比心理会让人对自身的价值产生质疑。

有的人会觉得自己没有穿过名牌鞋,就总有低人一等的想法。

所以家长一定要做好正确引导,不要让这种攀比心理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家长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呢?

二、家长的正确引导

之前有一位家长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她的女儿在上小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学生都会有自己的铅笔盒,这位家长的女儿从来不会主动跟母亲要新的铅笔盒,都是用旧了才会给她新买。

然而有一天,女儿突然间对妈妈说,我想要换一个新的铅笔盒,因为我同学一个学期要换两次铅笔盒,我很羡慕。

这个家长愣住了,她的女儿一直都被他教育的很好,知道节俭,不会浪费东西。

今天怎么主动要起新铅笔盒的?明明这个铅笔盒是前两个月刚买的,而且还完好无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女儿还表示她那个同学铅笔盒40多块钱,而你给我买的这个铅笔盒只有十多块钱,我也想要那个40多块钱的。

如果你是一个家长,你应该怎么做?怒斥女儿,不要跟别人攀比?这会让他们对自己的攀比心感到羞耻。

又或者是答应女儿的请求?这样无形之中给她埋下了一颗种子。

只要别人想要的,我也能得到,我妈妈也会给我买。这都不是正确的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种做法是让孩子觉得很羞耻,并且不思进取,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些好的东西。

所以当他有朝一日自己赚钱之后,就会陷入疯狂的购物当中,买一些根本不需要的东西,只为了弥补童年时候的缺憾。

很多购物狂都是因为没有好的童年,当然除了特别富有的少爷小姐外。

父母直接拒绝,还会引发亲子关系之间的矛盾和争吵,孩子会觉得为什么父母不能给我买呢?

为什么别人的家长都能给孩子买新的铅笔袋呢?叛逆期也是这么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还有部分学生还是会将不好的情绪转移到同学身上,产生嫉妒羡慕恨的心理,这种心理是非常可怕的。

如果是第二种解决方法,那孩子就会被溺爱了,久而久之,孩子会更加的任性霸道。

最开始父母能够满足他的物质要求,但是他喜欢的东西越来越贵,越来越多,父母就会满足不了。

而这时候孩子就会出现逆反心理,觉得父母不爱自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求必应是不正确的,只要这次答应了,以后就会答应第二次,第三次,攀比之心只会越来越重,经济支出只会越来越多。

孩子们明白只要自己哭闹就能得到别人想要拥有的东西,然后再拿到学校显摆。

而正确的做法是告诉孩子,别人有别人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们家有自己的采购计划。

你提的这项要求是在计划之外的,可以用你的零花钱去购买,或者通过做家务交换而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欲望,并且会为了想要的东西不懈努力。

并且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在整个引导过程中,千万要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

让他明白物质不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之一,梦想才是,快乐才是。

一些铅笔盒也好,名牌鞋也罢,还是衣服包包帽子,只要能满足需求就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建议一些老师也要从班级集体的意识上面去引导,以老师的观察点去减化班内的攀比心理。

最好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正常心态。

其实同学之间的攀比现象实在是太常见了,当看到别的同学用好的铅笔袋,衣服鞋子肯定会很羡慕的。

这时就不得不提一些特别想要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上学的家长们。

他们的这种行为很可能使孩子与同学越来越大的差距当中,陷入深深的自卑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花重金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

有些父母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倾家荡产也要把孩子送到所谓的国际学校和中外合资学校,但是这真的有必要吗?

提到拼了命的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的母亲,大家肯定想到《三十而已》中的顾佳了。

电视剧中的人物设定是,顾佳想要让儿子去那个贵族幼儿园。

是的,你没有听错,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卷了,不知道小学高中要卷成什么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顾佳明明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却在孩子面试的最后一个问题上出了差错,许子言不由分明的咬了面试老师一口。

老师气的当场离去,顾佳心里也明白,这场贵族学校面试算是完了。

作为老母亲的顾佳,一心想要把儿子送到贵族幼儿园,可谓是费尽了心思。

顾佳托人找关系,总算搭上了一个叫王太太的贵妇,为了能够讨好他,她不仅光脚爬21楼,还给她做蛋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通过王太太的帮助,许子言最终成功进入到了贵族幼儿园。

但是这所谓的贵族幼儿园中,并没有人情味,不仅区别对待,还带头孤立小孩,欺负小孩。

顾家刚开始去的时候,其他家长对都对她爱搭不理的。

但是一听顾佳住在君悦府这个高档小区,马上就开启了谄媚和恭维。

所以把孩子放到这样一个环境中学习,真是一个好的选择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别说贫富差距了,他连真正的友情都交不到。

首先学会的就是自卑,然后是压抑。

对你来说,你一年的学费可能只是你同学一个月的生活费。

但是你却要饱受父母不断在你耳边念叨,为了把你送到贵族学校,我和你妈妈可谓是花掉了我们所有的钱。

所以各位家长也不要盲目的去追求什么贵族的学校,应该支持孩子的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他处于一个快乐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是最好的,毕竟不要做一些自己能力范围承受不了的事情。

结语

攀比心实在是太可怕了,但其实这也是正常现象,不仅是小学生,中学生,成年人,孩子的父母也会攀比。

比如说给孩子报了一个特别贵的兴趣班,就要拿出来说一说,家里买了好车也要跟亲朋好友说一说。

其实这就是一种渴望被关注的正常现象,如果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们一定要合理引导,不要让攀比心害了孩子们。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请在下面留下你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