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5岁的易至群是画坛老将,是个地地道道的楚人。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他便以楚国先民为师,以研究和绘画宣扬楚文化为己任。他的“新楚风”系列作品笔墨紧随时代,鸿篇巨制,精彩绝艳,令人惊叹。在该系列中,《九歌图》最早诞生,作品表达对屈原《九歌》的当代阐释,因之他被誉为“文化寻根”的代表性画家。之后又继续创作了数十件系列作品,其中《天国神游图》秉承“结构主导创作方法论”的审美理念,采用象征性语言,为原诗丰富的情感容量提供了多维度的审美意象,成为易至群“新楚风”系列中的代表作。

楚魂归来
——易至群的新楚风绘画

文/王鲁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刊登于《美术》2024年第5期

1991年中国画研究院(现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了一个湖北六人展,参展6位画家都是当时湖北画坛的翘楚,每个人的风格都异常鲜明,彼此拉得很开,但又有鲜明的楚地文化性格,地域风格一望便知。易至群就是其中一位。记得当时开了一个小规模的学术研讨会,低调但严肃。我有幸忝列,但说了些什么竟然忘记了。那以后,他忽焉海南,忽焉北美,我们是相忘于江湖,相忘于道术。30年后,易至群海外归来仍是少年,绘画依旧精力弥满,笔墨紧随时代,全然没有龙钟老态,笔下仍然抖擞精神,造型时尚,色彩斑斓,30年前挺立潮头的弄潮儿,老当益壮,不断焕发艺术生机,令人惊叹。

易至群是楚人。楚天舒卷,楚水苍茫,楚山苍古,楚人风骚。楚文化是近3000年前,从荆楚大地筚路蓝缕开拓出来的一支幅员辽阔的方国文化,几乎覆盖长江中下游,北接中原,南界五溪,西连巫峡,东通吴越。楚地气候湿润,物产丰饶,深山密林,百兽出没,大泽巨野,万派横流,土著众多,巫鬼当道。楚地风俗迥异中原,保留了更多原始文化的基因;其民浪漫多情,与天地万物气息相应。古人云,楚人好鬼亦好淫祀,一生中投入与神鬼互动的精神交流的时间,远高于中国其他文化地域。其精神状态较少中庸理性和现实主义,而较多上天入地、精骛八极的超越想象和诡异的浪漫主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易至群《九歌图》纸本设色 200cm×200cm 1988年

爽朗干燥、四季分明、一望无际缺少变化的北方中原,生产有序,生活合礼,生命循理,文学艺术由史官掌控,史官文化的发达挤压了精神自由的空间,民间的喜怒哀乐和兴观群怨止于风雅,其旨一言以蔽之,日思无邪。而南方的荆楚大地正好相反,山川险阻,云雾蒸腾,人与人之间伦理联系少,人与神鬼之间的灵魂问答多。神鬼世界长于、广于、高于、大于人的世界,故而人的生命和精神总是随神鬼往古来今、六方辐辏。楚人的精神显然经常处于紧张与焦虑之中,时空维度多于中原人,是其紧张与焦虑的根源,他要追问的究竟超越日常伦理,鬼神之不可思议与不可掌控带来了命运自主性的消解,于是乎感情随之而太息长太息,于人事而赋《离骚》,于天道而穷《天问》,骚与问构成楚人精神世界的两极,骚向内,问向外,也是楚国艺术的两大价值支柱。

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出土的楚文物已蔚为壮观。易至群这一代人是幸运的,他因此看到了楚国先民的生活场景,从生活用具到礼乐大器,木陶铜革丝,各种材质和造型,尤其是漆画与帛画,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跃动着韵律感和节奏感的画面,自带强大气场;代表形而上世界的黑色与代表形而下世界的红色,统领着缤纷的色彩关系;无所不在的曲线和图案,把天、地、人的呼应织成有精准数列关系的几何美;画面上的人物,或仙或神或人或兽,他们要么是在采桑,要么是在渔猎,要么是在宴饮,要么是在打仗,要么是在祭祀,要么是在升天……题材和主题合起来,就是天地人大合唱,是一部宇宙欢乐颂。易至群显然是被这种楚风楚韵感染并征服了,他以楚国先民为师,向他们靠拢,几近疯狂地搜集各种出土文物信息,临摹和整理各种楚国图案和器物,并深入《楚辞》的文学世界,与各类楚文化学者交友,成为一个楚文化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易至群《离骚辞意》纸本设色 68cm×68cm×4 1994年

20世纪80年代有两股文化思潮,一股是“全球化”思潮,认为地球越来越像一个村子,跨文化交流的便捷与频繁会导致区域特征的消退,人类共性将多于和高于个性,艺术的目标应该与此趋势保持一致;另一股思潮是“寻根”,主张者认为是“全球化”思潮带来的反拨,是同“全球化”逆向而行的。这股思潮在文学上出现了声势浩荡的“寻根文学”热,随之带动电影、音乐和美术的寻根访祖。这股思潮的动机并不是要对抗“全球化”,而是想在彻底“全球化”之前,搞清楚“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3个人类哲学的终极之问。对于易至群来说,这也恰恰是屈原代表楚国先人发出的“天问”,也是《离骚》表述的主题。所以,易至群的“新楚风”系列创作,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与80年代文化界的重大叙事高度契合,理所当然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他以楚国文物、楚国图案、楚国色彩作为叙事手法,用大尺度甚至连屏的画面再现《楚辞》世界,把那些瑰丽的文辞章句转化成视觉形象,用图形学的叙事,把今人领进2000多年前奇伟瑰丽的楚天楚地。

在易至群“新楚风”之《楚骚辞意》系列中,《九歌图》最早诞生,此图一出便引起了文化界的轰动,被誉为“文化寻根”的代表性作品。他的《九歌图》创作于1988年,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解放、意气最风发的年月,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激发出来的思维和灵感往往如电光石火,力若狂飙,灿若云霞,不可复制。屈原的《九歌》,因其瑰丽奇谲的想象力和视觉效果,一直逗引着画家从视觉形象上来再现它,也确实有傅抱石、李少文这样的大家用水墨和重彩创作过《九歌》,并且产生了很大影响。易至群要回归楚风,要创作《楚骚辞意》系列以“楚文化”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他无法绕过《九歌》。

据易至群回忆,他花了14个月完成《九歌图》,思维卡顿在如何再现和强化屈原《楚辞》中的祭祀感和仪式感上。《九歌》的来源是楚国民间的祭歌和恋歌,娱神降鬼,载歌载舞,通篇都是巫术祭祀仪式的描述。而变成绘画艺术后,往往仪式感没有了,楚味也消失了。所以,他决定,笔下的《九歌图》首先应该是一幅画而不是9幅画,九神一殇应该在一个画面中出现,接受楚人的祭祀;画面不仅要有东皇太一、云中君、少司命、湘夫人、山鬼这些神神鬼鬼,还要有祭祀神鬼的巫觋和楚人,当然,还要再现那个惊天地、泣鬼神的神圣神奇神秘的招魂仪式。他先勾了一张草图,是一幅长卷,屈原和九神一殇排闼而来。显然,虽然不是分幅画了,但仍然在窠臼中,仍然是九神一殇一诗人的简单罗列,具有浓郁楚风味道的仪式感还是出不来。为了找到一个适当的视觉样式,他茶饭不思,直到有一天翻阅竹简时怦然心动,于是在白纸上随意画了几条类似简牍的旌幡,构图难题豁然化解。易至群是湘人,他一定见过这样楚风浓郁的民俗场景,楚人招魂出殡皆举旌幡,此俗自楚历汉迄今不变,旌幡越多越高大,送殡队伍越长人越多,招魂场面越宏伟激荡,主人哀荣越隆盛。所以,他找到了那个笼括天地神人的视觉形式后,剩下的就只是安排与经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易至群《国殇•血火讴歌》纸本设色 145cm×365cm 2015年

于是,他选择了2米见方的构图。方构图在20世纪80年代很时尚,有现代感。4条旌幡垂直划分画面,产生隔离效果。犹如屏风、隔扇和帷幕的作用一样,将空间区隔为屏前和屏后两个既断又连的区域。4条旌幡也可看作4条漆屏,用朱红和黑色这两个标志性的楚国漆器颜色,再画上从楚器上移来的图案,浓浓的“楚味”就出现了。4条旌幡顶天立地,同时又隔离了天与地、神与人。把虚幻的神话世界和现实的祭祀场景,既统一在一个强烈共振的精神场,又旗帜鲜明地表现出这是一个楚人祭祀仪式。祭祀仪式被设定在一个晨光熹微的时刻,诸神鬼各驾云车出现在天空。

显然,易至群给了少司命和山鬼格外的关注,把这两位年轻而美丽的女神、女鬼放置在醒目位置。在他看来,少司命是婴儿守护神,他要把她画成一位洋溢着青春气息、温柔善良的少妇,簪花裸体,怀抱婴儿,无限情深,有如一曲生命的颂歌。山鬼则被塑造成野味十足、为爱痴狂的俏佳人。其他诸神,因其神性与现代人相去较远而做了二位女神女鬼的背景。这种选择性的突出和遮蔽,表达了易至群对《九歌》的个人阅读经验和个性化阐释,也表明了自己的艺术家立场。依他的现代知识结构和价值观看来,那些煊赫的大神,那些在楚人眼中,在屈原笔下了不起的诸神,远不如少司命和山鬼来得亲切可爱,与今天人类的价值观更趋同更和谐。

《九歌图》是易至群对屈原《九歌》的当代阐释。他要寻的根,他要招的魂,说到底,还是一个有着当代人类普世价值观的知识分子的精神诉求。我很欣赏他的《九歌图》色调。红与黑、白与灰,既营造出自然的光景(这是一个霞光初现云气升腾的清晨),又渲染出精神的气氛(这是一个祭祀诸神的肃穆庄严的仪式)。山鬼的薜萝和野花很谨慎地避开了绿色。无论是天空中的诸神,还是仪式上的诸人,绝无干扰和影响肃穆气氛的杂色混入。在全部色谱中,再没有其他颜色比黑、白、红、灰更具有精神力量了,从楚文化甚至中华文化来审视,也没有其他色彩比这4个颜色的搭配更能表达其玄远深沉、热烈素雅的气质了。所以说,易至群创作于1988年的《九歌图》,在时隔30多年之后重读,仍然让人心潮澎湃,它是那个狂飙突进时代的一曲悲歌、一曲壮歌、一曲挽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易至群《湘夫人》纸本设色 180cm×75cm 1998年

继《九歌图》之后,“新楚风”系列激情一发不可收拾,易至群又画了《湘夫人》(见封三)《云中君》《巫山神女(山鬼)》《国殇·血火讴歌》以及《橘颂》《光昭日月》《醉酒图》《楚乐流韵》等数十件单幅作品,形成系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易至群《巫山神女》纸本设色 180cm×96cm 2013年

2013年易至群旅居北美时期所作《天国神游图》,是以《离骚》为依托的长卷。《离骚》是屈原的抒情长诗,当为华夏诗歌史浪漫主义之源,境界极其深沉宏阔、壮丽辉煌。易至群当年身居大洋彼岸,仍然魂系华夏文明“三楚”之根,决心以《离骚》之核心思想——寻求生命与精神绝对自由的“神游”主题,承鉴《洛神赋图》《韩熙载夜宴图》等东方古典人物画长卷特有的结构图式,精心布局,染翰挥毫,以6图18屏拼接而成一组长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易至群《天国神游图卷》纸本设色 96cm×756cm 2013年

其一为《飞腾求索图》,屈原在楚国因楚王昏聩,遭党人陷馋,致使理想破灭,生命受着煎熬,愤而毅然离去,飞向一个奇幻浪漫的天国,开始那上下求索奋进不止的漫漫行程。“吾令凤鸟腾飞兮,继之以日夜”;其二为《浮游求女图》:上诉天庭横遭拒绝,屈原转而到下界“求女”:宓妃、遥台有娀之佚女、二姚,然均以失败而告终。屈子无奈发出“世溷浊而嫉贤兮,好敝美而称恶”之悲叹;其三为《灵氛占卜图》:屈原彷徨至极以求占卜,“索琼茅以莛专兮,命灵氛为余占之”;其四为《吉日远游图》:卜辞劝其远行,屈子不再徘徊,决心择吉日而去,开始了“发天津、道昆仑、至西极、涉流沙、遵赤水、指西海”之远游行旅;其五为《奏歌舞韶图》:展望前程,无限美好,“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愉悦”。诗人向往的高亢奋举至无极;其六为《睨临旧乡图》:忽然,屈原瞥见了他的故乡,故土之恋粉碎了诗人远游的美梦,屈子长叹曰:“国无人莫我知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暗示他将以商朝大夫彭咸谏君不从,投水自尽为榜样,以死殉志的悲壮结局。

在《天国神游图》中,易至群秉承自己“结构主导”的创作方法论和审美理念,采用以象征性语言,主人翁反复出现,梦幻式一幕幕拓展演进的戏剧性图式,不仅有空间构造的延续,也取得了时间的展开,为原诗丰富的情感容量提供了多维度的审美意象平台,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神游天地、心纳万象、气吞山河的美学意境,成为易至群“新楚风”系列中的代表作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易至群《橘颂》纸本设色 180cm×96cm 2019年

《天问》是一篇旷世奇文,屈原面对王庙壁画,一口气提了170多个问题,“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万物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鲁迅)为此诗作画,其难度可想而知。易至群经过长期苦思冥想得出结论:“唯有肖像才能表达诗人何而问之,以泄愤懑,舒泻愁思之精神气质,表现诗人满怀忧患灵性面对苍天之艺术呐喊。”(作者读书笔记)画中屈原坐地抚琴,仰望壁画之天象,举手吟唱何而问之。画面墨彩氤氲凝重,独特而深刻地完成了对此旷世奇文的形象诠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易至群《三闾大夫天问图》纸本设色 248cm×124cm 2015年

易至群的“新楚风”系列作品,不仅寻找到了生养自己的文化之根,更感佩他形象地开创了一个与《楚辞》相匹配的“超时空组合”的结构图式,完全打破了定点透视的实景限制,将不同形制的视觉元素自由组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精彩绝艳艺术新风格。可喜的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催生了今日国人对自己文化的态度改观。80多岁的易至群又坐不住了,他的“新楚风”又有了新的构思。(图片与原文有改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易至群《招魂图》(草图)纸本设色 35cm×16cm 202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易至群《美人醉酒》纸本设色 180cm×96cm2012年

易至群艺术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易至群,男,1938年8月生,笔名易子(易经之子),湖南省邵阳市人(祖籍江西丰城)。196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首届本科班并留校任关山月教授助教。师从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等大家。2023年荣获海南省南海文艺奖“终身成就奖”。现为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广州美术学院校友会海南分会会长、海南大学亚太美术创作中心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美国华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海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海南省中国画学会顾问、武汉画院特聘艺术顾问等。曾任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武汉市文联委员兼武汉画院、武汉书法家协会秘书长。

中国画作品《诉村史》《追花图》《豆选》《冼星海作曲》《九歌图》《离骚辞意》(获优秀作品奖)六幅自1963年至1994年六次连续入选第三、四、五、六、七、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大展,三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并获奖,《美术》月刊(1999/4)、(2024/5)两次发表评论文章并专题推介,被评为《中国人物画一百家》《中国花鸟画一百家》。

作品为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湖北美术馆、武汉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岭南画派纪念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海南省博物馆及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的文化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在海内外举办个展、联展十多次,出版专著《易至群画集》《易至群书法作品集》等数十册。

王鲁湘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鲁湘,1956年生,北京大学哲学硕士。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可染画院理事长,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协河山画会常务副会长,凤凰卫视高级策划、主持人、评论员,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院长。著有《冰上飞鸿--黄宾虹画学探微》《墨天无尽--李可染艺术研究》《大山之子--画家张仃》《中国古代文化遗迹》《中国乡土建筑朵影奔桨》等。

王鲁湘长期致力于哲学、美学、文艺学、文化史和思想史的研究,数十年行走于历史文化的现场,策划拍摄并主持了数以千部集的电视专题片,荣获“中国知道分子”和“中华文化人物”等称号。同时致力于文化批评、艺术策展和个人书画创作。
王鲁湘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化学者和艺术理论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收藏家,被誉为“美学家”、“电视人”、“收藏家”、“书写家”。他的知名度不仅局限于学术界,也是凤凰卫视《文化大观园》的总策划和主持人,在美术界,他又被誉为是少数没有偏见、不画地为牢的艺术理论家之一。

王鲁湘,一位电视布道者,从坐而论道转身与公众对话,共同提升着中国电视传媒的思想品质与知识视野,他试探出了中国文人价值最大化的另一出口。王鲁湘把自己形容成喜欢寻觅“野食”的“杂食动物”。他不喜欢“躲进小楼成一统”的传统式文人生活。他勇敢地从体制内迈向体制外,成为一个以自身能量试探文人价值的知识分子。

近年来,王鲁湘将他对于艺术的理解和审美的理念付诸实践,进行艺术表达的创作。他的作品表达内心情感,具有中国文人气质,富有感情,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绘画程式。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得益于多年来的艺术理论积累和审美情感的迸发,同时也受益于他在水墨艺术创作方面的创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