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海市检察机关全流程全息在线办案总门户正式启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市检察机关全流程全息在线办案总门户正式启动。本文图片均为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 提供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获悉,这标志着全流程全息在线办案系统在上海市三级院全面应用,初步构建起贯通数据生产、汇聚、治理、应用全周期的上海数字检察“一张网”,推进涵盖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履职以及党务、政务、队伍建设等在内的检察工作全方位、立体式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上海检察机关先后出台了《上海检察全流程全息在线办案综合平台总体规划》《上海数字检察建设三年规划》,启动建设融“总门户、工作台、应用集、模型库、数据湖”为一体的上海数字检察全景平台(沪检e方),依托检察业务应用系统、政法协同平台、上海城市“两网”、市“一网协同”一体化办公平台等,建设全流程全息在线办案体系,推进检察业务“一网通办”,着力开创数字检察上海范式。

此次启动的全流程全息在线办案总门户是全流程全息在线办案体系的集成平台,整合、集成检察办案、案件管理、政务管理、队伍管理等各类应用、服务、数据,构建单点登录、信息共享、工作集成、个性化定制的工作平台。

今后,检察官只需要一次登录、一个密码,就可以实现所有检察工作在“一张网”上通行通办。

为实现检察数据的线上生产、采集、互联、互通,上海检察机关着力建设全流程全息在线办案体系,该体系以上海数字检察全景平台(沪检e方)为数据底座,绘制覆盖了“四大检察”173类案件3447个办案行为的流程表和鱼骨图,并将办案行为归类、提取为303个共性办案行为,确定了61个主干行为,形成全流程全息在线办案体系主干,完成了以“参与诉讼一件事”等11个一件事大应用为主的全流程全息在线办案一期建设任务,实现讯(询)问、告知、送达等29个高频办案行为的线上化。预计到今年年底将研发完成“企业合规、司法救助、未成年人第三方考察、检察官联席研商”等11个新的应用,基本实现检察业务“一网通办”。

近年来,全市三级检察院创建了157个“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法律监督模型,涉及环境资源保护、医保基金支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等不同领域,发现监督线索七千余条,监督成案六千余件,其中16个模型已在最高检平台上架推广应用。

比如,虹口区检察院聚焦不法人员利用住房租赁合同备案登记漏洞骗取新能源购车政府补贴问题,构建数据模型,碰撞筛选出骗取新能源购车补贴犯罪线索240余条,督促立案调查涉嫌诈骗、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犯罪嫌疑人100余人,追回国家损失450余万元。

在上海市人大的推动与市大数据中心的支持下,上海市检察机关研发公益诉讼全息办案智能辅助系统,自动挖掘、标注涉及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土地资源等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截至目前,系统共收集重点举报信息2.6万余条,累计成案信息近3000条;同时,促进资源共享,辐射带动长三角一体化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检察机关在上海“一网通办”开设“检察为民”专栏,不断提升服务公众能级。

为更好服务于社会公众和诉讼参与人,上海检察机关在上海“一网通办”开设“检察为民”专栏,不断提升服务公众能级。

比如,通过电子送达应用场景,当事人在手机上一键接收送达文书,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上线以来已送达3万余份电子文书,有效提升办案效率;上线律师互联网阅卷服务,向全国律师提供互联网阅卷1.7万余件;在市大数据中心、市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人民监督员工作平台和检察听证办案系统,为全市247名人民监督员、642位听证员提供线上一站式履职服务;通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向市民提供包括“法律咨询”“当事人诉讼服务”等15项线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