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9月的一个晚上,新中国的两位开国元帅——贺龙和叶剑英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相约散步于北京南苑机场。摄影师看到两人并肩而行的画面后,立刻按下快门,将这一经典瞬间定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位元帅脸上都带着轻松惬意的笑容,看起来十分亲密,后来叶剑英却对廖汉生坦言:“其实我和贺龙的关系并不好……”

叶剑英为何要这样说?

因为革命分工的不同,在革命早期,叶剑英和贺龙的接触机会并不多。

两人相识于南昌起义前夕,国民党陆军上将张发奎察觉到贺龙和叶挺的政治立场出现转变,想要夺取二人兵权,幸好叶剑英及时收到消息,暗中通知贺龙,贺龙才因此躲过一劫,带领队伍领导了接下来的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后,贺龙和叶剑英就去了不同的部队工作,一直到红军长征胜利,两人才得以在陕北团聚。

贺龙和叶剑英都是难得的帅才,但两人擅长的工作领域不同,贺龙长年在前线领兵作战,叶剑英则更适合负责后方统筹的工作,除了参加重大会议时,两人很少见面。

抗日战争时期,陕北陷入了敌人层层封锁之中,很快就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当时贺龙领导的晋绥根据地状况要好一些,手里还有余粮余钱。

叶剑英思索再三,决定给贺龙写一封信,向他申请用兵工厂生产的一批炸药换一些经费。贺龙收到叶剑英的信后十分生气,对身边人说道:“叶剑英同志太不了解我的为人了,中央缺钱,说一声就行,还换什么换呢!”

贺老总出手向来大方,别说钱粮了,就连自己一手带起来的部队都可以轻易交给中央指挥,为了革命事业,贺龙甘愿付出自己的一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龙清点了晋绥根据地的家底后,立马拨出一半钱款送到了陕北,没有收叶剑英送来的任何东西。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贺龙元帅性格豪爽大方,叶剑英做事则比较细致周到,两位开国元帅的性格差异还是很大的。

性格差异,再加上革命分工不同,导致贺龙和叶剑英的交集并不算多,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两人都进入军委工作,来往才多了一些。

1964年的一个夏夜,贺龙和叶剑英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后,于北京南苑机场的大广场上散步。

两位元帅并肩而行,相谈甚欢,随行的摄影师看到后,立马举起相机将这一刻永远的定格了下来。

从照片上看,贺龙和叶剑英的关系应该还是不错的,但其实两人的关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般亲密。

“特殊年代”里,贺老总遭到错误对待,叶剑英接替贺龙主持军委工作。一直到1974年,贺老总去世5年后,中央才为他平反,叶剑英亲自负责落实这件事。

在看过中央对贺龙作出的评价报告后,叶剑英找来了廖汉生,他是贺龙的老部下,还是贺龙的外甥女婿。

叶剑英对廖汉生坦言道:“其实我和贺龙的关系并不好,但这不是我个人的事情,而是全党的大事,你是最了解贺龙革命历史的人,由你来为他写一份评价是最合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叶剑英觉得中央对贺龙的评价不够高,这才特意来找廖汉生,拜托他为贺龙写评价,不管两人私下关系如何,叶帅还是非常尊敬和佩服贺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