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地处世界公认的“黄金奶源地”,河东地区沿沙产业带地域辽阔,气候干爽,通风效果和隔离条件好,是奶牛生长的“天堂”。近年来,我市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引进优质企业,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牧场,有力促进全市奶牛数量快速增长,河东现代奶业示范区已成为全市牛奶产业的核心增长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记者在刚刚全面建成的宁夏农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红崖子第三奶牛场看到,一排排现代化钢结构奶牛棚整齐排列,一头头奶牛膘肥体壮,一个高标准的现代化养殖基地跃然眼前。走进该奶牛场,给记者第一直观感受就是震撼,整个奶牛场布局合理,生产管理区、养殖区、挤奶区、饲草加工区、粪污无害化处理区等区域全部实现高标准建设且相互独立、互不打扰,保证奶牛从出生到产奶整个过程的安全。

“我们同时配套了国际先进的机械挤奶、自动饲喂、通风等设施设备和资源化利用环保处理系统,实现了奶牛养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宁夏农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红崖子第三奶牛场副厂长刘景宁告诉记者,该奶牛场是一个占地近2500亩,规划设计奶牛存栏2.5万头,总投资近10亿元的现代化、标准化的畜光互补示范牧场。奶牛场采用标准化管理,安装DC305管理软件、奶牛发情监测系统、机械化饲喂系统、挤奶系统及清粪系统,铺设BIPV模块光伏瓦,契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每年可向社会销售鲜奶15.7万吨,出售犊牛1万头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奶产业是一个涉及农业、畜牧业、工业和服务业的特殊行业,产业链条长,消费市场广,发展潜力大。平罗县积极构建河东现代奶业科技创新示范区、河西奶牛养殖提升区,建设优质奶源、饲草种植和高端乳品加工基地,形成“两区三基地”的奶产业发展架构和“奶牛养殖+饲草种植+粪污综合利用”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使昔日的黄沙飞扬和沙丘林立变成了今日的戈壁绿洲。

“目前,平罗县已建成牧场22个,奶牛存栏量10万多头,日产鲜奶近1500吨,已经走出了一条以工带农、以农促工、工农互补、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子,释放出‘1+1>2’的倍增效应。”平罗畜牧中心副主任王龙告诉记者,近年来,平罗县结合本地区发展实际和得天独厚的光、热、水等自然禀赋,坚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产业园区为支撑,推动奶业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建立起现代奶业生产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奶产业的发展,不仅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还激活了人才链、串起了致富链。该项目对平罗县农业经济结构、实现奶产业高质量发展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通过项目的实施,将提供380个就业岗位,辐射带动周边种植结构调整,消化周边农民35000余亩土地用于种植玉米青贮、苔蓿等,提高农民收入。同时粪污无害化处理后,为周边土地提供有机肥,符合种养结合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助力石嘴山市奶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石嘴山市新闻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