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福音来了!
5月21日,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召开“阿尔兹海默病(AD)诊疗新技术记者见面会”,向媒体公布郑州市在治疗阿尔兹海默病方面的新突破——在全省率先开展“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兹海默病”

01、新技术重建脑淋巴循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俗称老年痴呆),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群体,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精神行为异常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照料和经济负担。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为3%—7%,群体巨大。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主要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等方法控制病情发展,延缓症状恶化,但治疗效果有限
近年来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和脑内异常蛋白沉积与颅内淋巴高压有关,蛋白代谢产物经淋巴回流受阻不畅致使在大脑聚集是发病原因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高新院区显微外科主任王飞云介绍,2023年以来,国内开展颈部淋巴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近300例,通过重建脑淋巴循环,促进脑部代谢产物和毒素的清除,从而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退行性症状
“医院近年来致力于老年认知障碍的相关研究,2016年开设记忆门诊,陆续成立认知障碍疾病诊疗病房、认知障碍诊疗中心,2023年获批高级认知障碍诊疗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了诊疗能力。”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豫欣分院副院长、国家高级认知中心执行主任汪桂青说。
在不断探索下,该院老年医学科、创伤显微外科和康复医学科紧密合作,以颈部淋巴静脉吻合术为突破点,于今年成功开展了4例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1例原发性四肢淋巴静脉吻合术,不仅展示了显微外科技术的拓展应用,也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术前,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论证、审核、质控、评估,并组建院内多学科诊疗团队,包括创伤显微外科、老年医学科、康复医学科、核医学科、先进医学研究中心、麻醉科等科室,围绕筛查—评估—手术—术后管理—随访等环节,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综合诊疗服务。

02、郑州市中心医院已成功开展4例手术

69岁的陈女士(化名)5年前发现书写障碍、记忆力下降、语言障碍等症状,并逐渐不会做家务、不能独自外出,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前不久,她在该院进行手术。
患者在随访中表示,术后语言沟通能力和记忆力有所改善,能自行服药,还可以完成简单的家务。
除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淋巴静脉吻合术对因外部或自身因素引起的淋巴管输送功能障碍造成的淋巴水肿也具有一定疗效。和前者机理相同,通过淋巴经静脉回流,缓解患者肢体肿胀、沉重、疼痛等症状。
2023年以来,国内已开展“双侧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技术”治疗AD相关手术近200例,在治疗AD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淋巴外科及显微重建外科主任郑有卯教授的指导帮助下,成为国内第一批成功开展此类手术的医疗机构。目前,医院老年医学科已建立“筛查—诊断—治疗—随访”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开展记忆门诊,并于2023年获批成为“国家高级认知中心”
此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还向患者发起招募,开展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肢体淋巴一静脉吻合术,前20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享有除医保、商业保险支付范围外诊疗自付费用全免政策及术后长期相关健康问题管理,20名以后每例补助3000元;淋巴水肿患者每例补助30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