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一大早,淮北市相山区曲阳街道黄里社区居民丁怀东骑着“电驴”拉了100多斤的笆斗杏到早市上出售。卖完后,他又返回到自家果园。果园里,他的老伴和女儿正在用水果套装摘掉的笆斗杏,防止笆斗杏因被碰坏而降低卖相。不远处,国网淮北供电公司皖美共产党员服务队长陈顺带领吴佳衡等3名队员在巡检供电线路。

眼下,黄里社区的5000多亩笆斗杏进入成熟期,黄澄澄的笆斗杏挂满枝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供电“红马甲”帮助果农搬运采摘的笆斗杏。王磊摄

黄里笆斗杏因形状如同一个倒置的笆斗而得名,具有个大肉厚、酸甜适口等特点。近年来,黄里社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笆斗杏产业,笆斗杏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杏”福果。2016年,黄里笆斗杏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当地政府通过“合作社+基地+社员”的经营模式,使果蔬产业规模化,引导带动广大社员按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和管理,稳定产量,提高品质。

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当笆斗杏成熟时,黄里社区都会举办盛大的采摘节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与。同时,当地还积极开展电商销售、物流配送等多种方式,将黄里笆斗杏销往全国各地,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一美味的水果。

每到笆斗杏收获季节,淮北供电公司都组织志愿者和党员服务队队员来到果园,巡检供电线路,帮助村民采摘笆斗杏,为果农宣传安全用电常识,助力果农增收。

陈顺和吴佳衡巡检供电线路到丁怀东果园时,看到丁怀东拿着一个泡沫箱准备采摘笆斗杏,就走到他身边说:“大爷,采摘笆斗杏呢,我们也帮你采摘吧?”说着,陈顺和吴佳衡便加入到采摘的队伍中,他俩一边帮忙采摘果子,一边向丁怀东宣传安全用电常识。采摘了一箱子笆斗杏后,陈顺和吴佳衡又帮忙抬到车上,随后,包括他俩在内的4名队员才继续踏上巡检线路之旅。

每年,黄里及周边地区笆斗杏标准化种植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打造了黄里风景区,通过每年举办杏花节、采摘节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游玩采摘。光黄里笆斗杏,为社区600多种植户平均每年带来两万元的收入。”黄里社区相关负责人丁新文说道。(李伟、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