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一种习惯 “接”一缕成长——宜宾三江新区罗龙街道中心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活动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大班孩子开启了最后一年的幼儿园生活。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积极做好入学前准备,宜宾三江新区罗龙街道中心幼儿园开展了以“‘衔’一种习惯,‘接’一缕成长”为主题的幼小衔接活动,来跟我们一起看看孩子们的进步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三江新区罗龙街道中心幼儿园组织大班幼儿及家长到罗龙实验小学校进行了参观,观看了小学的升旗仪式和广播体操;参观了小学的环境,包括操场、教室、图书室、厕所等地方,边看边比较与幼儿园的不同;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了解小学生是怎样上课、怎样举手、怎样做作业的,并组织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使孩子们对小学产生向往,激发他们上小学的愿望。

参观小学后,孩子们对于升入小学非常期待,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将本次观摩与体验后对小学的全新认识及对成长的无限憧憬通过图像表征的方式记录在卡纸上,锁住在小学体验的美好瞬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班的孩子们即将进入小学,家长欣喜与担忧的情绪交杂,欣喜在于孩子又长大了,担忧的是孩子能否适应小学的生活。幼小衔接该从何入手呢?怎样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呢?三江新区罗龙街道中心幼儿园从《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准备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提出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的“四大准备”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1、身心准备:向往小学,有良好的情绪,喜欢运动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与幼儿交流、沟通、说儿歌、让幼儿绘画自己的情绪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充分保证幼儿户外游戏时间,为幼儿提供安全、多样、易操作的安吉游戏材料,如滚筒、拍皮球、独木桥、积木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生活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参与劳动,增强安全防护能力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日生活中注重幼儿从每一件小事做起,鼓励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自主入园、整理书包、收纳玩具、系鞋带等帮助孩子掌握生活技能。通过安全教育活动、安全情景剧、演练等形式,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幼儿懂得在遇到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及如何避免遇到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社会准备:会交往合作,诚实守规,有任务意识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营造良好社交氛围,鼓励孩子与他人交往合作,在合作游戏中与不同的小朋友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与幼儿共同讨论制定班级约定、游戏规则并自觉遵守;在课堂上举手提问、轮流发言、不随意打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规则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学习准备:好奇好问,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鼓励他们对新事物的观察、思考和探究,及时回应他们的问题。并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丰富的材料,支持他们持续、深入地寻找问题的答案。储备良好的学习素养。专注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计划能力也都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陶行知先生说过:“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足见儿童时期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尤为重要,而在儿童时期播下良好的种子,之后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幼小始于心,衔接始于行。罗龙街道中心幼儿园一直在行动,该园认为真正有效的“幼小衔接”是一种关注儿童学习的身心基础,呵护和培育他们的主动性和调控性学习品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升问题解决与创新实践能力的“长程衔接”。(龚敏 彭亚男 来源:宜宾三江新区罗龙街道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