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到底要不要交?有专家提出建议,让年轻人缴费,给自己的父母养老,那么缴费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了。比如说,年轻人每月交1000元养老保险费用,哪怕自己的父母每月就能领500元退休金,也能够极大的提高缴费积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上海市公布的消息来看,自2005年以来到今年,已经是连续第19年增长,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养老金这么多年的增长确实长了一大截。

而在退休人员想着今年养老金还能涨多少的时候,有不少灵活就业人员在考虑要不要继续缴纳养老保险。

随着人口普查统计的数据显示,这几年每年有千万以上的退休人员新增,这也就意味着现在的养老保险资金需求很大。

现在养老金的发放是依靠参保人员目前的缴费进行的。也就是说现在年轻人在工作的参加养老保险,每个月交的钱就发放到已经退休的退休老人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正在参保的职工也在考虑这么一个问题,那自己交了这么多年的养老保险,等到自己退休之后没有多少人上班了,没有多少人交养老保险了,那么自己还能领到退休金吗?

虽然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养老方面也有了一系列的改变,比如增加了个人养老金,个人可以额外的缴纳个人养老金,甚至还可以抵税。

然而这两年经济下行,大家的收入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那些高收入群体之外,他们有能力在额外的缴纳个人养老金。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本来工资就降低了,现在还在想着能不能有什么办法少交点社保,把这些钱匀出来用于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桓鹏指出,养老金在现有制度下,提费增税空间有限,如果我们还希望增加筹资,必须要让参保人感觉多交的钱得到好处了。

在目前的年轻劳动群体中,这种“缴”与“得”的联系尚未打通,当前职工养老保险能扩面的空间是大量年轻的灵活就业者,但这一人权现在参保率尤其缴费率仍然较低。

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年轻人交钱是要看30年以后领的钱很难预测得到。如果年轻人现在交钱而在老家的父母领钱,那么就立即有一个勾连关系,缴费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我现在每月交1000多元的养老保险,但我农村老家的父母每个月只能领100来块的养老金,还要我多交点?我交钱给城里的那些老人养老吗?

这两年生意本来就不好做,对于灵活就业者来说,能够持续的缴纳养老保险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之所以灵活就业者缴纳社保的积极性会下降,其实主要原因与投资回报期限太长有关系。

首先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缴纳养老保险需要满15年之后,且要等到法定退休年龄才能够领取养老金。

对于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来说,本来日常生活的开支就比较大,每个月还要缴纳养老保险,而至于什么时候能享受到养老保险的待遇,还要看到时候什么时候退休。

现在网络上又一直有传言说将会延迟退休,对于现在的90后00后,很可能将会面临65岁,70岁法定退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就意味着他们现在距离退休可能还有30多年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内要一直缴纳社保,这对个人的压力来说确实不小。

而且随着疫情的这几年,大多数人也明白了,钱在手里才能更踏实自己到底能活多久,这都不能确定交这么长时间的钱,自己能不能活这么久都不确定,那还交干啥?

更有一些网友表示,自己现在每个月省吃俭用的交养老保险,自己的父母在家里同样也是省吃俭用的想给自己攒点钱。

而到头来自己每个月省吃俭用交的养老保险的钱,却拿去养了城市里别人的父母,甚至城市里别人的父母每个月光养老金的收入都比自己的工资还要高,人家都可以拿养老金补贴子女的日常生活开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己明白这个逻辑关系之后,就觉得自己现在缴纳养老保险是很蠢的一个行为,还不如把剩下的这些钱给父母好好养老。

也正是基于这些声音由教授提出建议,要想提高现在参保人缴费的积极性,那么就要想办法让年轻人的付出,立马得到相应的回应。

对于现在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尤其是那些以灵活就业者身份参保的年轻人来讲,他们大多是从农村出来的,父母每个月只能领取一两百元的养老金。

如果能将这些灵活就业者的养老保险与他们父母所领取的养老金进行直接的联系,那么就能极大地提高灵活就业者的缴费积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己交的钱,能让自己的父母得到确实的惠利,那么缴费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关于这个提议,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