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是世界蜜蜂日,作为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甜味剂,蜜蜂生产的蜂蜜被誉为“可直接食用的大自然中最完美的营养食品”。蜂蜜含有哪些营养成分?是否可以药食两用?哪些人群不宜食用?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食疗药膳研究专委会副会长、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教授聂宏对此进行了解读。

聂宏介绍,蜂蜜所含的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十分丰富,有着药食兼备的作用。《神农本草经》中明确记载:“蜂蜜味甘、无毒、主心腑邪气、惊痛痉、安五脏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现代研究则表明,蜂蜜中含有糖类、挥发油、蜡质、有机酸、酶类等数十种有益人体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不同花源、产地、种类,会导致蜂蜜风味各异。例如,椴树蜜有浓郁的薄荷味,清凉甘甜;黄芪蜜散发出类似中草药的清香,甘甜适口;枣花蜜味道浓郁,矿物质丰富;枇杷蜜清香适口、稍有杏仁味。

《本草纲目》记载“蜂蜜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润泽,故能润燥;缓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大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调和百药,与甘草同功”。

聂宏说,蜂蜜因含有丰富的果糖、葡萄糖和有机酸,对老年人、儿童、产妇及病后体弱者特别适宜,也可结合自身病情和体质配成药膳。例如,老人、产妇津液不足所致大肠干燥、无力型便秘者,可用决明子10克、蜂蜜20克,煎煮代茶饮。心脾两虚心悸者,可熬制小米莲子蜂蜜粥。阴虚火旺的心烦不眠者,可用桑椹500克、百合100克、蜂蜜300克制成膏方,经常食用。如有平肝降压之需者,可把新鲜芹菜榨成汁,然后加入等量的蜂蜜,日服3次,每次40毫升。对痰热咳嗽或肺燥咳嗽者,取茼蒿菜120克,切碎后加水煎汤取汁,放入蜂蜜30克,溶化之后,分2—3次服食。

尽管蜂蜜好处很多,但其性滋腻,所以并非人人适合。聂宏提醒,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肝硬化患者必须远离蜂蜜,因为蜂蜜中含有大量糖类,一旦糖类摄入过多,会造成血糖升高,增大心脏、肝脏、肾脏的负荷,加重肝硬化病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病人也要控制蜂蜜的食入量,因为蜂蜜中含有果糖及葡萄糖,患者服用后血糖水平将迅速蹿高,让身体脂质代谢不堪重负;未满1岁的婴儿也不主张喂食蜂蜜,因为蜂蜜在酿造、运输与储存的过程中,有可能受到肉毒乳杆菌的污染;加上婴幼儿抵抗力弱,肝脏解毒功能差,容易导致食物中毒。此外,脾虚泄泻及湿阻中焦的腹脘胀痛、苔厚腻者,也不宜食用蜂蜜。

有关误食有毒蜂蜜中毒的记述,早在《本草纲目》一书中,就有“七月勿食生蜜,令人暴下霍乱”的说法。聂宏指出,蜂蜜往往含有大量的植物花粉,在自然界中,有些花粉是有毒的。

聂宏提醒,货真价实的好蜂蜜,最好到信誉好的大商场选购。另外,购买蜂蜜时应首先仔细查看包装,那些来路不明、没有产品标识的“野生蜂蜜”不建议购买。尤其是对花粉过敏的人,更要慎重选择蜂蜜,以免造成过敏反应。

来源:中国食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