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期西北高温干热肆虐,南疆夏天与中东部地区夏天已经在黄土高原“胜利会师”,夏天面积迅速反超春天;不过在深受海洋影响的华东沿海,现在谈论入夏还为时尚早,像舟山入夏时间往往要拖到6月,北边的山东/辽东半岛沿海就更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西伯利亚冷气出手

但就在夏天迅速北上之际,近日,随着西伯利亚西风带的猛烈震荡,我国的天气舞台迎来了一个重磅“演员”——冷涡。这位来自西风带的“不速之客”,携带着强烈的冷空气和湿润气流,将在未来几天内给我国北方和中部地区带来一场声势浩大的雷暴雨盛宴。5月23日13时,24小时气温变化图上可见,大范围蓝紫色降温区已在北方地区出现,显示出冷空气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干热气团今天涌入华北中原,12点刚过太行山前已有不少站点超过高温线,河北武安直接超过37度。下午各地气温还将继续攀升,35度的区域还将进一步扩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高温即将戛然而止——像是今天气温已经超过37的武安,官方预报中显示,到5月24日武安的气温就要直接跌回25度上下,前后降温幅度将超过10度,这毫无疑问显示出,正在南下的这波冷空气将是非常具有存在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北方雷暴雨确定来!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5月25日至27日期间,四川盆地、东北地区南部、汉水下游、江淮、江南、华南及贵州、云南等地将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更有暴雨来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气象台指出,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等地也会有小到中雨的降水过程,局部地区甚至可能出现大雨。这些地区还将伴随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5月25日-5月26日的降水预报中可见,华北黄淮东北的降雨将迅速扩大,京津冀山西内蒙古辽宁都将广泛出现中到大雨,内蒙古东部局部更可达暴雨级别。由于是冷涡南下带来的暴雨,当中,雷暴大风冰雹甚至是龙卷风这一类的激烈天气也会非常密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天气变化的幕后主角——西风槽和冷涡的联合行动,构成了此次天气剧变的主要动力。西风槽是一种中纬度的气流系统,通常在大气上层的西风带内形成。它带来了冷空气,并在其路径上造成低气压区域。冷涡则是一个更加复杂的天气系统,通常伴随着冷空气的大规模流动,形成低压环流系统。这两者的相互作用,使得冷空气能够深入到更南的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5月25日,内蒙古中部、山西、陕西一带的冷涡东移南下,中层干冷空气迅速下降。这一过程将引发大范围的雷雨大风、冰雹,甚至局部地区还会有暴雨。这种强对流天气在春夏交替的季节尤为常见,但今年的规模和强度尤其引人注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雨是一种常见的对流天气现象,通常由强烈的上升气流引起。当湿热空气迅速上升,遇到高空冷空气后冷却凝结,形成雷暴云。雷雨常常伴随着雷电、暴雨和强风。在此次冷涡的影响下,雷雨的强度和范围都将明显扩大,特别是在华北地区——大风和冰雹是这一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对农作物、建筑物和交通安全都构成了潜在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央气象台的10天累计降雨预报中,东北地区甚至出现了蓝色多雨区。这一现象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内,东北地区的降雨量将明显高于常年同期水平。蓝色多雨区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西风带中冷涡和西风槽频繁活动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北地区的蓝色多雨区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这将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对于农作物来说,过多的降雨可能导致土壤过湿,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对交通运输来说,频繁的降雨可能引发道路积水,影响车辆行驶安全。对于居民生活来说,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可能带来不便,需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的来说,冷涡和西风槽的频繁活动正让5月下旬天气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尤其是其带来的雷雨天气,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局地性和突发性强,预测难度比较大,这种天气爆发起来能量释放比较激烈,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有时会造成较大的灾害。对于生活在这些省区的居民来说,及时关注气象预报,做好应对准备,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