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上午,朝阳区来广营地区“和得来”议事会揭牌,此举也意味着来广营地区将在辖区全面推广三级议事平台,以议事协商为抓手,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难题。

来广营地区面积20.93平方公里,下辖35个社区和5个村,辖区居住人口近30万,是新兴产居融合发展区,存在接诉即办案件量大、利益诉求多元复杂、协调难度大等问题。2023年,为破解辖区存在的物业服务、电动车停放、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群众诉求集中的问题,推进基层民主协商,来广营地区在朝来绿色家园社区、清苑路第四社区、清河营中路社区等几个小区试点推出议事机制,并通过举办议事规则培训,议事主持人大赛等形式,不断提升社区的议事能力。

清苑路第四社区作为试点社区之一,其辖区福熙大道北区共有住户1508户,是2014年建成的小区,规划中未在地面建设自行车停车场。长期以来,居民习惯将电动自行车等停放到小区一楼入口处,“最多的时候,我们楼门口就停放了十多辆电动自行车,特别乱。”赵玉秀是C7楼的业主,她曾特别反感电动自行车进入小区。“我们楼里的一位邻居还被电动车撞过。”赵玉秀说,电动车进小区,不仅不安全还影响小区居民的居住品质。为此,不少居民纷纷要求物业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小区。

为化解矛盾,清苑路第四社区积极搭建议事平台,充分调动居民参与议事积极性。“我们邀请社区意见领袖彭涛担任主持人,他是小区内一个500人业主群的群主,在小区内威望高,业主对他都很信服。由他对小区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引导居民自己提出解决方案。”胡站长介绍,通过议事协商,大部分居民都同意了电动自行车进入小区,电动自行车主们还成立了电动车主互助自律社。“我们组建了微信群,并制定了管理规定,每次有新车主进群,我都会及时将规定发到群里提示车主遵守,另外还会定期发一些法律知识,第三方工作人员则负责普及电动充电桩使用方法并解答相关的问题。”自律社负责人高伟说,物业给小区每个电动自行车主都发放了电动车牌并签订安全协议,业主需要凭牌进入小区,在小区内行驶过程中要做到低速和安全,车辆停放问题经过协商也在小区空地找到了地方,电动自行车堵门的情况没有了,小区的环境越来越好。

清河营中路社区也是试点社区之一,该小区建成于2012年,小区为园林设计,绿化面积8.4万平方米,因蓄水能力差,植物不易成活,长时间下来,小区形成了30多个大小不一的土坡,居民对此意见非常大,多次提出恢复小区原貌等诉求。为此,清河营中路社区积极搭建议事平台,组织物业公司、第三方绿化公司以及社区居民进行现场沟通,最终形成小区绿化改造方案。在有效的议事规则下,此次议事取得的重大的成绩,社区、物业公司、业主之间形成绿化方案及维护措施,即在现有绿化养护基础上,根据土坡坡度及土质情况对园区斑秃位置绿化进行优化改造。2023年6月7日开始,绿化养护公司对绿地斑秃地块进行翻土、施肥、拌草炭土、消杀,以园区楼栋周边、小区道路两侧为重点展开铺设草坪,到2023年9月,17栋楼周边草坪的铺种及花卉植物的栽种工作全部完成,整个园区共铺设草坪4.2万平方米。今年5月初,社区又组织小区居民对认领绿地进行了集中种植,绿地上还张贴了认养家庭的信息。“居民每月定期对绿地进行浇水、巡视、捡拾垃圾,对于社区治理更有参与感了。”社区党委书记钱凤雪表示,下一步,还将通过议事平台逐步解决小区电动车停放等问题。

据了解,一年来,议事平台在试点社区取得了良好效果,破解了绿化、停车难等一大批“老大难”问题。来广营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成立“和得来”议事会,就是为了将议事协商机制向其他村、社区推广普及,进一步推动社区治理向精细化发展,营造全民参与的地区善治格局。

活动当天,来广营地区“四营一坛”党建项目同时启动。“四营一坛”即为来成长营、为来创造营、为来共商营、为来故事营、为来发展论坛。依托为来成长营,来广营地区将开展“优才计划”,切实提升辖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提升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培养居民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