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的时候,很多地方都陷入了所谓的“打倒反革命”的运动中,而在南京也是如此,许世友遭到了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都知道,许世友是一个倔强的性格,面对鉴于当前的斗争形势,他无法改变后,便决定逃离这个地方。

在这一年的某一天,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带着部队就走了,他们到老根据地大别山“避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许世友出走,他的行踪就被泄露出去,没多久就传到了中央,当即引起了关注,或许这也是许世友想到的结果。

然而就在许世友认为事情有反转的时候,有一个人写下了《许和尚躲进深山老林》的大字报,随后矛头再次对准了许世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知此事后,许世友气不打一处来,他当即命令军区工程兵,将六安至金寨的道路封锁,以防止红卫兵上山闹事。

做完这些,许世友又给毛主席写信,说自己将要和红卫兵争斗到底,而毛主席知道他是什么人,于是发出七字指示:“不准批斗许世友”。

有了毛主席的这句话,有心之人便不敢再对许世友作出什么过分的举动,之后许世友也下山了,可以说许世友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有的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1967年武汉军区的陈再道也身陷漩涡之中,他被污蔑大搞兵变,这可是极大的罪名。

更重要的是,一位开国中将不断指责批判陈再道,甚至后来还当众给了他一耳光,这是十分羞辱人的做法,周总理得知这件事后愤怒不已。

那么,最后这件事是如何解决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不了解陈再道,他是我国优秀党员,童年充满了磨难,不满10岁就到处打工,后来便走上了革命道路。

虽然陈再道在知识方面有所欠缺,但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己是一个打仗的好手,后来更是在战争中表现的非常出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再道打起仗了十分地勇敢果断,这让他在一众红军中脱颖而出,受到了徐帅的青睐,因此也一直在培养他。

没几年的时间,陈再道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指挥员,可谓是前途无量,后来也升为军长,所有人都很看好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8年底,陈再道参加了淮海大战,歼灭了国民党军主力部队,但后来因为中央的安排,陈再道返回河南支持剿匪工作。

尽管如此,陈再道依旧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在这个地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稳定了这个地区的秩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建立后,陈再道被安排到武汉军区任一把手,后来也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当年毛主席南巡路过武汉时,陈再道都会亲自陪同。

就这样一直到了60年代初,当时国家接连发起思政运动,目的是为了破除封建、反动、保守思想,其实这也是很正能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到了1966年,动荡由北京肇始,并迅速席卷全国,武汉成为了当时受动荡影响最深远的城市,闹出了不少乱子。

中央得知此事后,当即派人到武汉调停,希望不要搞“窝里斗”,但遗憾的是,因为一系列原因,矛盾反而愈发激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看着无法稳定,于是陈再道和武汉军区政委两人被叫到中央问话,期间陈再道一再道歉、检讨,只希望能恢复稳定。

但康生、吴法宪等人不依不饶,则是不断地批评陈再道,而吴法宪更是过分,甚至当众打了陈再道一个耳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陈再道被撤职查办,而挨巴掌的事情周总理一直记在心里。

时间来到1971年,周总理便想着帮助陈再道复出,而通过周总理的安排,陈再道也顺利回到部队中,担任军政领导。

在1975年,陈将军到上海学习时,再次遭到张春桥等人的针对,这次他没有妥协,当众予以反击,这次没有被“打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动荡结束后,陈再道申请退出一线,1993年病逝,时年八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