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2》最新剧集中,赖御史在朝堂上杀疯了。

2天前他还去看范闲,想要联合监察院调阅贪腐案的相关卷宗。虽说找了范闲帮忙,在朝堂上也还是照参不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抱月楼一案,大东家毕竟是范思哲,他是范闲的弟弟,范建的儿子。官家子弟开青楼符合法理却有辱名声。

赖御史不仅参了范建范闲父子,更连皇子,监察院都不放过,乃至最后还要参到皇帝头上。

赖御史这一系列朝堂所为,真是忠心赤胆,舍死忘生。

范闲看着都惊呆了,他本来觉得自己找个把好刀,没想到这把刀居然如此锋利,连皇帝都敢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很可惜,赖御史虽然拼死力谏,最后却被皇帝赏赐庭仗,落得一个活活打死的下场。

赖御史的死亡让人可叹又可气,如此忠臣,居然被皇帝公开处刑,这不是会寒了天下臣民的心吗。

只不过,看懂赖御史在朝堂之上的言行就能明白,害死他的正是他自己。

朝堂上,赖御史一上来就参了范建范闲父子,原因刚刚说了。

接着,他又把矛头指向二皇子,抱月楼出了命案,三名凶犯却在转移过程中被刺杀,现场抓到的一名刺客正是二皇子的门客范无救。

据范无救供认,刺杀是他一人所为,和二皇子无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份供词的漏洞有多大,一个门客居然敢瞒着皇子去杀人灭口,说出来谁会信。

当然,仅凭一个刺客难以证明二皇子的罪证。

于是,都察院查到更多贪腐官员,这些官员常年都有不明款项进账,且他们都和二皇子联系颇深。

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二皇子是否通过大量银钱用以拉拢朝廷官员,收入自己麾下。

赖御史甚至要求重启二皇子和长公主的走私案件,如果进行深入调查,肯定能查到蛛丝马迹,坐实这二位的走私罪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庆帝却不以为然,拍板结案,摆明态度说明走私一案没有证据,也不需要再重新调查。

至于抱月楼命案,二皇子则仅仅是被罚关禁闭半年。

和北齐走私不让查,一条命案也只换来禁足半年,庆帝对于皇家的维护不言而喻。

赖御史当然对这个处罚不满意,立即提出抗议。

庆帝这时候已经有点生气,怒气值达到3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御史,虽说谁都能参,哪怕皇子也等量齐观,这自然是职责所在。

但御史只是负责参奏,并不能管皇帝对于犯错之人的处罚,是轻是重都由皇帝说了算。

这是赖御史错的第一步。

接着,赖御史继续参陈萍萍,乃至整个监察院。

监察院权利滔天,庆国内遍布眼线,甚至在北齐战事中都有所涉及。

这些确实是不争的事实,据事后陈萍萍所说,之前也有御史参过监察院,全都平安无事,怎么就到了赖御史这里,反倒成了死罪呢?

其实参监察院没有问题,有问题的赖御史接下来的一番话。

他建议把监察院分权给六部,分而治之,才能彻底解决监察院权利过大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监察院归庆帝直接管辖,连皇子都无权介入,分了监察院的权利不久等于分了庆帝的权利。更要命的是,还要把监察院的权利分给六部,那不就是增加了宰相的权利。

这也是庆帝起了杀心的主要原因。

以前的御史们参监察院,那都是老生常谈,庆帝也就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在御史们参完后,还要表扬他们的忠贞——勇气可嘉,继续保持。

但这次赖御史真的触碰了禁区,不仅参了监察院,还要分了皇权。

到此为止,赖御史已经被庆帝拉入黑名单,即便能告老还乡,也会像京都府尹梅执理一样,被庆帝安排人暗地里杀掉。

此时,庆帝的怒气值已达到8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令人没想到的是,赖御史不仅看不懂气氛,还要继续参下去。

最后一个参的人也就是庆国权力最高在位者,皇帝。

理由也非常充分,皇帝是一国之君,监察院之所以拥有如此大权力,都是皇帝默许。

皇帝拥有权利太大,就很可能会肆意妄为,罔顾法度,把个人权利凌驾于国家法度之上。长此以往,国家就会失去本应有的职能,法律就成了摆设。

到此为止,庆帝终于失去理智,愤怒到顶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指责皇帝,就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决定让所有人都看着,胆敢触碰皇权的臣子是什么下场。

之所以让范闲监察赖御史的庭仗,当然还有另一番用意。

此前赖御史破天荒到范闲家里看他,让他帮忙调阅监察院卷宗,并希望两人以后可以在公事上多合作。

把范闲点出来,就让各位大臣都知道,和范闲扯上关系的后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闲身份特殊,左手掌管内库,右手掌控监察院,钱权在握。整个庆国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拥有如此大势力的臣子。

如果他在朝中还有其他党羽,那势必会让庆帝无法容忍。

让范闲监察庭仗,就是要让他成为众矢之的,同时也让他看看想要跟他有所牵扯的大臣是什么下场。

至此,庆帝完成了的最后一个目的,让范闲做个孤臣。

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害死赖御史的正是他自己。他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朝廷,乃至皇帝。

赖御史忠心的不是皇帝,而是整个庆国。

而杀死他的,就是庆帝的权欲和控制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赖御史这次朝廷参奏,看起来像是疯了一样无差别攻击。仔细推敲下来也并不是没有道理。

他的直言进谏也是一步步被庆帝逼上来的。

一开始参二皇子身染命案,又跟查出来的贪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和长公主涉嫌与北齐走私,种种过错,居然只被禁足半年。

这么看来,皇子犯法与庶民并不同罪,一切都是庆帝说了算。国家法律都是为他服务。

赖御史不服气,决定继续参。

于是,赖御史参陈萍萍和监察院,也是进一步指责庆帝权利过大。而庆帝也不了了之。

到了这里,明眼人都看出来庆帝已经开始敷衍,只是碍于面子不好驳斥。

但赖御史这种读书人,说好听了是刚正不阿,通俗点说就是死脑筋,不会拐弯。

再加上都察院职责所在,才让他宁愿拼了一条老命,也要指出皇帝的错误。

也就有了最后一参,指责庆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站在个人角度看,赖御史白白送了自己一条命。

而站在更高角度,他用自己一条命,揭开了庆帝的真面目,用血和泪给范闲上了一堂生动的现实课。

赖御史也得到了他想要的结果,虽死犹生,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