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神山山顶进发

——玩转肯尼亚之三

文/逄思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肯尼亚绝对是普通登山爱好者的好去处。我们一家就非常喜欢爬山。在这里,很多山都是肯尼亚人古老传说中的神所居住的地方。最远的一次是我们自己开车去了非洲第二高峰肯尼亚山,但是因为时间很紧,再加同行的不少人都有高原反应,所以没能爬得很高。但是在去肯尼亚山的路上途经赤道线还是很让人喜出望外的一件事。这可是大名鼎鼎的地球南北分界线!那个传说中北边的水是顺时针流,南边的水是逆时针流的神奇分割线。赤道线的标牌并不是很明显,稍不注意,就会开车开过去。在这个破旧的不起眼的牌子下,总是有人排队在等着照相。一只脚踏在北半球,一只脚踏在南半球,是大家都会摆的“pose”。还有人专门演示南北半球水流方向不同的试验,但是要收费。他将一根火柴放在盛着水、桶底底部戳了洞的塑料桶里,然后在南北半球穿梭。果然像是书上说的一样,水流方向正好相反,而在赤道上,火柴静止不动,水直流而下!

在将要离开肯尼亚之前,我和妈妈又去了一次肯尼亚山。这一次我们爬到了第一阶,3048米。所谓的第一阶就是第一个山上的休息站。一般想要登顶的人都会拿出几天去爬。这里有几个简单的小木屋,里面是像军营里一样的上下床。我们在这间简陋的小屋里吃了背着的午餐。几只猴子跑来想要觅点食儿吃。其中一只是我只在书中见过,从未在现实生活见到的白喉猴(sykes’monkey)。它是世界濒危级的保护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肯尼亚山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山上的密林和各种各样叫不上名字的古老绿色植物。比如让妈妈看到后欢欣鼓舞的山蕨菜。她小时候在东北的大山里会采蕨菜赚零花钱。如果不是有开辟出来的道路,这里就是深山老林。耳畔时不时会传来奇异的鸟声,还有潺潺的流水声。刚爬的时候会很热,然后越往上爬就越冷,我到了休息站连羽绒服都套上了。虽然首都空气也算是不错,但是到了大山深处依然能感觉到这里的空气异常新鲜。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缓缓地用鼻子吸入这满眼植被呼出的新鲜无比的氧气,会觉得整个人都神清气爽,心情愉快。这也是我喜欢爬山的原因。被大自然紧紧地拥抱,呼吸着它的呼吸,零距离欣赏她无与伦比的美,感受她“造物主”一般的神奇力量。我爬山的时候就会像是一只悠哉飞在这赏心悦目的绿野仙踪的小蝴蝶,看见那里一株我没有见过的铃铛花就会飘过去嗅一嗅,瞧见那边有一棵不可思议的吊满藤蔓的大树,就会围着它转转。

在我心中,最“漂亮”的山要数东非大裂谷中最高的火山隆戈诺特山(Mt.Longonot)了。他有40万岁的高龄,像是所有火山一样,中间有一个大大的盆,这是一个直径达2公里的火山坑,只是绕火山坑边缘走一圈就需要三个小时(而爬山只需要2个小时)。为什么用“他”来标示这座山呢?因为离Longonot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座火山,叫Margaret(玛格丽特山)。和我们曾一同前去马赛马拉草原的Peter在路过此地时给我们讲了这两座火山的传说,大体梗概和中国“牛郎织女”故事相似。可见,世界上的各个民族都有着共同文学创作主题。

我们去的时候正好是雨季,上山的时候还是一片晴朗。开始爬的时候路还是比较平缓的,后来就是陡峭的火山沟壑了,我不得不把四肢全用上了。我的白色运动鞋也被火山灰染成了黑色。好不容易到达山顶,回头望去,山顶的风光简直美呆了!这一侧,是密树丛林的火山坑。虽然这是一座休眠的火山,但令人惊奇的是,远处贴近谷底的峭壁上还冒着袅袅的白烟。而在山的那一侧,美不胜收的东非大裂谷谷底尽收眼底:绿树掩映的农庄,泛着波光的那瓦莎湖,从内罗毕到基苏木的火车……

虽然我们很不幸地赶上了大暴雨,但是人生中第一次站在和云海一样高的地方见证了大自然神奇的魔力。远处天空,犹如滚滚波浪席卷而来的灰色云海向整片大地上喷射出倾盆大雨,那样的场景真是太摄人心魄!

因为怕被困在山上,于是我们三人几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下了山,被淋得全身上下都湿透了。我们刚下山,雨就停了,好像老天爷跟我们开了个巨大的玩笑。我们真的是幸运的,就在同一天,附近的“地狱之门”国家公园,几名德国游客就在大雨中葬身于“地狱”里的万丈深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们家附近几十公里外也有一座山——萨布克(Ol Donyo Sabuk)。意为“大山”。虽然不出名,但它也是一个国家公园。跟去爬其他山不同的是,我们不仅要付门票钱、停车费,还必须要花“巨额”雇他们的保镖(Safe Guard)才准上山!

虽然它比我们爬的Longonot火山要低800多米,但是因为山坡极其陡而且还是绕路到的山顶,所以更加累人。特别是跟着保镖,他拿着枪迈着轻盈的步伐在前面带路,我们一家气喘吁吁地在后面“爬”,想停下来休息休息,但又怕保镖跑远了,所以就拖着两条不怎么听使唤的腿继续努力跟。到了盘山道要好很多,路比较开阔平坦,总算能抬头欣赏一下周围的景色。

仔细留心就不难发现,山上每一个海拔的植被都有所不同。山下呢,有一些刺类和肉乎乎的仙人掌类植物,到了山上就是高大的看着都令人毛骨悚然的原始森林。每一百米的海拔就会有一个标示牌,看到它们是又欣喜又气馁,在为自己爬到这么高的海拔高兴的同时,看到牌子上写的还有几公里到山顶,又会觉得两腿发麻。那天仅是在山脊上行走,就走了12公里的路,上下山又是10公里。

在盘山道上没走多远就看到了新鲜的“非洲水牛”的粪便,虽然大多数人在safari车上看到这些丑丑的家伙都会以为它们像是家牛一样“忠厚老实”,但其实非洲水牛是BigFive(非洲五兽,狮子、猎豹、犀牛、非洲水牛和大象)中最凶狠的动物,就连“草原之王”——狮子也绝不会傻到去招惹这些坏脾气的家伙。这也是我们“被”要求雇保镖的重要原因。因为Ol Donyo Sabuk的别名是“水牛之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边高大的密林中时不时传来奇特的鸟叫声,只可惜很难捕捉到它们的身影。不过,身边总是有各种各样迷人的蝴蝶飞过,橘色的,蓝色的,黑色的,白色的,棕色的,黄色的,如果是一个蝴蝶爱好者来这里一定能够叫得上它们的名字!跟肯尼亚山一样,这里也有很多很多野生的蕨菜,这让妈妈欣喜不已,但保镖告诉我们不能采摘。我最喜欢的是一种橘色小球状的蒲公英,还有和“屁股”一模一样的果子,听保镖说那种果子是奥利佛狒狒的最爱。

下山明显要比上山轻松,可是回到家第二天醒来,那浑身上下就和被“暴揍”了一顿一样的感受,而且这种感觉一直持续了两三天。爬山永远这么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