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记者从石嘴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市深化实施就业创业优先工程,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托底线、救急难、临时性”作用,让困难群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目前,石嘴山市新安置公益性岗位480个,其中城镇公益性岗位400个、乡村公益性岗位80个。

大武口区长城街道荣景社区居民李霞独自带着上高中的女儿生活,由于无正式工作和稳定收入,家庭情况比较困难。社区工作人员入户走访时,了解到李霞的实际困难后,为其讲解相关就业政策,鼓励其申报公益性岗位。最终,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李霞被安排在公益性岗位工作,实现了就业。“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有了这份工作,和女儿的基本生活有了一定保障。”李霞感激地说。

今年以来,石嘴山市坚持把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作为重要抓手,紧盯稳岗就业,全面掌握全市就业困难人员情况,广泛征集岗位数量和岗位需求,综合考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需求、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和资金承受能力,按需设岗,多渠道、多领域开发公益性岗位。并通过建立排序机制,根据劳动者年龄、家庭困难情况等因素,优先安置符合条件的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和有劳动能力及就业意愿的残疾人。

石嘴山市人社局积极督促指导用人单位与公益性岗位人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工作内容、工资待遇、服务期限等内容,为公益性岗位人员及时办理工资手续,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举办公益性岗位岗前培训班,解读管理政策,提出相关要求,严格规范公益性岗位使用管理。

为加强管理,石嘴山市按照“谁用人、谁受益、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健全完善公益性岗位日常考勤、在岗履职考核、请销假管理等工作机制,以“不打招呼、不定时间”的方式对用人单位管理情况、公益性岗位人员在岗履职情况开展检查,督促用人单位加强公益性岗位人员规范管理,促进公益性岗位人员发挥作用,提升个人技能。(宁夏日报记者 马照刚)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