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所大学的新校区建设,被按下暂停键。

日前,有网友在青白江区区长信箱询问四川师范大学青白江校区建设进度。“在网上看到原川师青白江校区地块被用来修海事交通学院,川师青白江校区几年前就奠基,现在为什么不修了呢?”对此,清泉镇(区欧委)回复称:川师青白江校区项目因政策原因,校方暂未获得省上批复;海事职业学院(原川师地块)项目已签约,目前正进行规划设计方案编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个新校区,暂缓建设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不少学校面临着校区土地、建筑面积严重不足的压力。为此,建设新校区成为大学主动突围的选择。

但对于高校来说,受政策指导、区域高等教育布局、经济发展、土地规划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新校区建设之路并不好走,不少建设项目或未获批或被搁置。

早在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与鄂州市达成梁子湖校区项目共建协议,湖北省人民政府对此合作项目给予大力支持,专商函教育部,明确将华中师范大学梁子湖校区的建设项目纳入湖北省校地合作共建的重点项目,多年来却一直因为生态红线问题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网友多次向官方咨询,鄂州梧桐湖园区管理委员会在2023年8月表示,根据武汉新城梧桐湖大学城谋划,华中师大地块作为“双一流”高校用地,正在从华中师大和其他“双一流”高校中作选择。梁子湖校区能否继续推进,成为一个未知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青岛莱西市政府合作签约的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其新校区项目原定于2023年9月份之前正式交付使用。去年7月,学校招生简章中还明确提到,新校区一期建设项目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等主体建筑已顺利完工,学院将于2023年整体从烟台莱阳搬迁至青岛莱西姜山镇。

然而,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并没有如期搬迁。直到今年4月,青岛市城阳区委副书记、区长殷连刚在回复网友时表示,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新校项目拟选址上马街道,项目具体事宜正在积极洽谈推进中。这意味着,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不会搬到莱西市,学校新校将搬到城阳区,而莱西市姜山镇已经建好的校园,后期将会引进其他的学校。

同样是在青岛,今年1月,青岛蓝谷管理局常务副局长杜乐江答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建设情况”时称,青岛市委市政府正在征求意见,拟解除与即墨区签订的建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的协议。这项肇始于2016年的异地校区合作项目,终究还是折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航青岛国际科教新城项目施工现场

图源:半岛新闻

一波三折的,还有吉林的两所高校。2023年9月,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询问长春大学新校区建设进展,吉林省教育厅对此表示:“学校预计2024年搬迁新校区。”上个月初,吉林省教育厅在回复网友提问时却再表示:长春大学新校区2024年不会搬到中韩示范区。另一所位于长春的吉林艺术学院,其新校区接上级通知,已暂缓建设工作。

逐渐收紧,审慎决策

除了地方发展、土地、资金等问题,官方政策的转向也预示着高校建设新校区“步履维艰”。

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的通知》提出,鼓励老牌实力院校举办分校校区。在此背景下,山东大学与威海市尝试联合举办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开创了我国名校异地办学的先河。随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东南大学无锡分校等异地校区相继创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相对稳定,提高教育质量成为主题,校区建设政策收紧,进入“降温控制”期。坚持鼓励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审慎建设新校区,成为之后政策实施的主导方向。

2017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审慎决策建设新校区,原则上不支持、不鼓励跨城市、跨省建设新校区,特别是具有本科教学功能的新校区”。

2021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规范高校异地校区建设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发厅〔2021〕18号),要求有关部委、各地、部属高校审慎决策建设新校区,主管部门暂停审批新的高校异地校区,并对高校异地校区情况进行摸排。教育部将在教育统计工作中完善相关指标,掌握高校不同校园占地面积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整改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一系列公开文件的发布,高校异地办学的脚步逐渐慢了下来。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张端鸿认为,“不鼓励、不支持”是针对一个阶段内部分地方政府跟高校之间合作开展异地办学出现无序状态,不得不作出的政策调整,从长远看,高校异地合作办学并不应该彻底被禁止,而应该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引下,有序地开展。

在政策收紧、转向的前提下,未来异地办学该何去何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刘皛认为,可以通过更柔性的措施把异地办学问题处理好,规范异地办学中的乱象,同时通过更为完善的政策和制度,比如加强办学质量评估等方式实现顺利过渡。对于高校而言,自身的发展也需要有更长远的规划,优化内部资源,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