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被后人称为“康熙大帝”与汉武帝齐名, 他是清朝历史上少有的一代明君,在位61年,励精图治, 开启了康乾盛世,使清朝成为当时世界上地域最为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最富庶的帝国。

康熙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的一生可以说充满了传奇色彩,在位期间智擒鳌拜,平定三藩之乱,三征准噶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这些被载入史册的丰功伟绩,在康熙身上还发生过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我们在学解方程时,总会碰到“元”、“次”、“根(解)”等术语,而这些名称就是康熙皇帝创造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熙14岁时,跟着比利时的传教士南怀仁学习数学。由于中西方的语言障碍,平时的日常会话还勉强能够应付,但一涉及到专业领域的知识,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康熙学得很吃力,经过他深思熟虑后,向老师提出了建议,将未知数用“元”来翻译代替,最高次项的次数翻译成“次”(特指整式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用“根”(或“解”)来代替……

南怀仁谦逊地记了下来,把以前繁琐的专业词语替换成这些简单的术语,果然表述清楚多了,他对康熙的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大加赞赏。

康熙年间,新疆作为中原王朝的附属藩国,常年为宫廷进贡各种水果。由于新疆得天独厚的地域气候,瓜果都十分香甜可口,和中原的水果品种差异很大,康熙和王公贵族们对这些外来的稀奇水果自然十分喜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种原名鄯善瓜,是新疆哈密国独有的水果,产地是新疆的鄯善。虽然是当地特有的品种,却从未向清朝进贡过。因为这种水果储存时间很短,只有一个星期左右,但新疆离京城却是千里之遥,根本没有办法保鲜。

有一次,哈密国的国王想把他们国家特有的鄯善瓜,进贡给大清朝。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在运输的车上进行种植,等到几个月后马车抵达京城的时候,鄯善瓜也差不多成熟了。而且为了让这种瓜得到充足的日照,口感更加香甜,马车都是晚上赶路,白天休息。

由于路途遥远,还十分颠簸,最后能够成功进贡到京城的瓜,也没有多少了。所以最后能尝到鄯善瓜的也只有康熙皇帝和王公贵族,连大臣们都很少有机会可以品尝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熙尝了这种极其稀有的水果,心生好奇,问使者是哪个国家进贡来的水果,使者说是哈密国。等使者走后,康熙早就忘记了这种瓜叫什么名字,只记得是哈密国进贡来的,于是就随口叫它“哈密瓜”。

身旁的大臣虽然知道康熙叫错了,谁又会为了一个水果名字,去纠正皇帝的错误呢。于是,鄯善瓜就成了哈密瓜,不知情的人更是随着叫错,这一错便是三百年之久,到今天人们还叫它哈密瓜。

后世对康熙皇帝的评价一直很高,称其为“千古一帝”。这评价只有短短四个字,却足以看出康熙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康熙皇帝一开口就是金口玉言,不但创造了数学的“元”、“次”、“根(解)”等术语,还把鄯善瓜变成了哈密瓜,流传至今,成为了一段十分有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