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M43系统中松下推出过数款小巧精致的机身,但在L卡口全画幅系统中松下相机普遍都是黑粗沉的代表。随着近几年复古造型相机的兴起,松下也是时候拿起自己的老本行,做一台轻便时尚的入门产品了。前一阵子我收到了松下新品Lumix S9并进行了一些试拍体验,聊聊这台相机到底值不值得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款全画幅机身,松下Lumix S9使用了全套Lumix S5M2的影像系统和机身五轴防抖,能够实现带预拍摄功能的高速连拍、手持摇摇乐、4K/60P视频录制、机身+镜头协同防抖等高级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Lumix S9有哪些被砍掉的功能呢?仔细数数还蛮多的。对于摄影用户来说,砍掉了机械快门和热靴触点,也就是说买了Lumix S9就会和闪光灯说再见了。对于视频用户来说砍了机身风扇、双卡槽、标准HDMI接口和耳机监听接口,所以Lumix S9作为主力视频机有点不那么靠谱,但作为视频二机位还是可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机身按键也少了很多,并且去掉了手柄、五维摇杆和EVF取景器,参数拨轮也从2个减少到了1个。肩膀上的拍摄模式转盘、感光度、白平衡按键都被集成进了方向按键里,参数设置调整起来会变得没那么称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牺牲了那么多得到的自然是足够小的体积和相对比较时尚的造型。可惜的是我拿到的是纯黑色版本,而其他媒体老师有拿到银黑配色,黑橙、黑蓝、黑绿配色,我就只能拿一张官方图给大家展示一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我拍摄的过程中偶遇了一位富士X100VI用户,拍了个合影。能够看出,松下Lumix S9确实在体积上略小于富士X100VI,但由于镜头不够小且同样搭载机身五轴防抖,所以在机身厚度上并没有占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图所示,如果将松下Lumix S9搭配上松下新上市的28-200mm,那么这套将会是目前最轻便的全画幅一镜走天下组合,我这次的样片也都是用这套组合拍摄的。接下来我来重点回答一下这次松下Lumix S9提出的疑问,我相信这些问题才是大家真正关心的。

松下Lumix S9能否作为富士平替么?

这次松下Lumix S9最大亮点就是专门设置了一个LUT按键,可以使用用户自己加载的色彩。和其他品牌不同的是,松下不仅可以在V-Log色彩曲线基础上加载cube后缀名的还原LUT,还可以在标准以及其他色彩模式的基础上加载还原LU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下面这张就是由小红书博主@Plady制作的,基于LCN调制的富士经典负片色彩。这股味道是不是还有点相像?其实前天我们影像新势力发布的《富士Classic Neg.经典负片能否被模仿?我替大家试一试》文章中,松下的对比样张就是由松下Lumix S9拍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焦距:145mm 光圈:F6.4 感光度:ISO800 快门速度:1/5s

同时,基于标准色彩制作的富士经典正片色彩也同样在部分场景中非常有胶片味道,不过相对更挑场景和光影一点。实际上松下的玩法要丰富的多,我直接将ARRI的LogC、富士3513、柯达2393等还原LUT导入了相机,松下也提供了三款演示LUT,其中LUT3颜色非常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富士CC仿色样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焦距:28mm 光圈:F4 感光度:ISO100 快门速度:1/200s

所以理论上松下Lumix S9可以直接拍摄出青橙风格、黑金风格以及各种胶片色。如果说富士是给你安排好了一系列的风格化色彩,那么松下就是给广大摄影爱好者搭出了一个自由度极高的平台,你可以根据你自己的审美去调试出一个最适配你自己的直出色彩,可玩度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不想自己折腾的话,松下还提供了新APP“LUMIX Lab”,加载各种网友制作的色彩文件,让不会摄影的小白也可以拍出风格化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我觉得松下Lumix S9并不是富士的平替,即使是仿色配方也就学习到富士的形,而不是富士的神。但松下给你搭建了个自由度极高的平台,它的发挥空间远大于富士。

没有机械快门/热靴触点/EVF取景器要紧么?

对于这个问题,作为使用松下Lumix S9超过一星期的摄影师有一点我个人的见解。首先我拿同样没有机械快门的索尼ZV-E1拍过一阵子照片,劝退我的并不是电子快门而是过低的像素数。松下Lumix S9虽然在果冻效应上不是索尼ZV-E1的对手,但在大部分拍摄中并不会明显感觉到电子快门的果冻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焦距:28mm 光圈:F4.5 感光度:ISO640 快门速度:1/800s

即使是运动题材的拍摄,又或者是拍摄车来车往,其实我都没有明显遇到过果冻效应带来的画面BUG。如果说IMX410的果冻效应你都接受不了的话,那么那些使用IMX410传感器的中端全画幅机身所拍摄的视频为什么大家并没有那么在意果冻效应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焦距:70mm 光圈:F5.5 感光度:ISO800 快门速度:1/5s

同时由于优秀的协同防抖加持,手持可以轻松拍摄一些基础水平的慢门,横移方向车来车往的画面只会变成一道道美丽的拖影,而不是歪斜的四边形。这方面同样是IMX410和电子快门的适马fp就因为没有防抖,无法依靠手持慢门来规避缺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焦距:55mm 光圈:F5.1 感光度:ISO100 快门速度:1/1000s

同时在松下Lumix S5M2上,使用高速连拍功能和手持摇摇乐时,相机也会直接切换到电子快门,那么此时的松下Lumix S9也就和更高阶的松下Lumix S5M2基本完全一致了。对于我这种风光+视频双修的用户来说,只要松下保留了手持摇摇乐功能,去掉机械快门咬咬牙也就忍了。至于热靴触点有无问题,我认为至少也不影响到我,有闪光灯需求的还是加钱上松下Lumix S5M2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持摇摇乐放大100%截图

至于你说没有EVF取景器在大太阳底下看不清楚屏幕怎么办?我就直接拿手机给你看一下大太阳底下的效果,这大致是够用的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视频规格上松下Lumix S9也无限趋同于Lumix S5M2,差距都体现在纸面上:没有风扇会过热、没有双卡槽不能录制代理文件,Micro HDMI接口直播可靠性不足。这些对于入门用户来说我认为也都是偏高阶的功能了,如果你说这些功能真的非常非常影响你创作的话,那么加钱上松下Lumix S5M2吧,它真的不贵且功能更加全面~

松下Lumix S9值不值得买?

说实话我拿到松下Lumix S9拍摄了一轮后,心情是喜忧参半的。相对来说我并不是很在意缺失的机械快门/EVF取景器和热靴触点,只要给我留下相位对焦、五轴防抖、手持摇摇乐和丰富的自定义色彩预设就心满意足了。我担忧的其实是松下Lumix S9的操控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的心目中,松下Lumix S5M2的操控绝对可以算是一流水准的,按键数量多且布局合理,手柄宽大,这极大程度上弥补了松下机身稍重的缺点。而松下Lumix S9在机身缩小的同时精简了按键数量,并且为了造型去掉了手柄,仅仅保留了一个突出的指柄缓解手腕压力。要类比的话就是把旗舰级的操控一刀砍成了了入门级,换个品牌讲就是把Alpha 1砍成了ZV-E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松下Sample LUT3直出

不过在我往机身里加载了各种色彩配方后,我对这台相机的观点有了极大的改变。松下Lumix S9的目标用户并不是那些非常硬核的摄影发烧友,而是那些希望用更简单的方式去记录日常的摄影入门用户。他们需要这些直出可用的风格化色彩,去将日常生活电影化。同时相机也可以作为一件生活EDC工具出现在自己的包里,彰显自己的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我认为松下Lumix S9的定位其实和尼康Z f是更为相近的,不过松下砍掉的功能和按键更多,价格也更低罢了。相比之下尼康Z f做工更精致,对摄影创作更加不妥协,而松下更轻松且生活化,在视频功能和特色高阶功能上更出彩。我比较推荐一些想要Easy模式去进行摄影/摄像创作的摄影新手去考虑松下Lumix S9,或者推荐给原本就是松下全画幅用户去作为日常生活备机或者视频副机位来进行使用。至于新推出的两支镜头18-40mm和26mm F8,等我实际体验后我会另外单独汇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的最后,我不得不佩服日系品牌的默契程度。同样较简洁造型的类旁轴机身,M43的奥之心E-P7,APS-C画幅的富士X-E4,全画幅的松下Lumix S9以及中画幅的富士GFX50R,它们目前暂时都没有竞争对手,各自占据各自的山头独美。希望日系品牌能够不要那么“默契”,好好的卷一下产品力,让大家用上更好用的相机产品。

以上就是我们对松下Lumix S9的第一时间上手体验内容了,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