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二战爆发,美国之前曾属于中立国。美国虽不参与战争,却会给战争中的国家提供各种需要的武器,以及石油。

其实,美国的心思想必大家也都明白,就是借着这场大战想发笔横财。

但是,没想到就在1941年12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偷袭让保持中立态度的美国,成功地卷入了二战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1年12月,日本成功偷袭了美国珍珠港。当时美国,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人力资源上实力都不可小觑。

而这时,日本与美国的差距是肉眼可见的。

那么日本为何要在这种状态下与美国为敌?其实,这场计划对于日本而言,是当年的最佳选择。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凌晨,夏威夷州瓦胡岛上空,突然出现了183架轰炸机,直接向美方的主力驱逐舰和战斗机发起了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大兵从睡梦中惊醒,眼前一幕使他们瞬间慌乱,这正是日军所精心制造的一场偷袭计划。

日本最主要的目标是美方的那艘亚利桑那号战舰,日军在空中果断地向亚利桑那号战舰投掷了一颗炸弹。

战舰当即发出了剧烈的爆炸声,当时船舰上80%多的船员瞬间阵亡,包括上千名军官无一存活。

硝烟和战火在夏威夷州瓦胡岛,肆虐地绽放着。

美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损失极为惨重,12艘战列舰在轰炸中导致损坏,188架飞机被炸毁,155架飞机造成严重损坏,2400多人在战火中丧命,1250人受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刻的日本,仿佛刚尝到这场偷袭的甜头,对于他们而言,他们需要更多的果实来增加在这场战争中的信心。

于是,他们很快更加丧心病狂地对美国发起了第二次偷袭。

没过多久,夏威夷州瓦胡岛上空,再次出现了168架轰炸机。日本开始对美国进行第二轮的轰炸,在这次轰炸中,美方的“肖号”驱逐舰再次被击中。

日军长达两个小时的偷袭,就此结束。

其实,早在1941年1月7日,日本海军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就向上级提出了偷袭美国珍珠港这一计划。

但是,当时海军大臣川古志郎等人,并没有第一时间同意他这个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当时日本的作战资源已经极为匮乏,根本不是美国的对手。虽然计划中明确地表明了是“偷袭”,但是对于这两个字,日军便更加提出了质疑。

毕竟航空母舰的身形庞大,如果想成功靠近是件渺茫的事情,所以日军迟迟没有同意山本五十六这一作战方针。

眼看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上级还没有批准自己提出的方案。

他便向上级提出了辞职,在二战时期这个至关重要的时刻,日军当然不愿损失一位这样的名将。

于是,经过一番商讨后,日本最终在1941年10月批准了这项计划。

计划得到批准以后,日军还专门对这次偷袭计划进行了模拟作战。他们找到了与珍珠港相似的地域,在鹿儿岛湾精心演习一场模拟作战。

1941年11月26日,日本开始实行计划,召集2万水手和800多名飞行员一同坐上了航空母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海军中将南云忠一的带领下,日军锁定目标,向着珍珠港前进。而正是这一次偷袭,使美国正式卷入了这场战争的漩涡中,也正是这场偷袭最后加速了日本战败的结果。

倘若知道是这样的结果,日本还会选择偷袭美国吗?

其实在最早的作战计划中,日本的目标除了美国还有苏联,为了确定其中一个目标,日军内部海陆两军,可谓是吵得不可开交。

日军内部矛盾

二战时期,日本在作战物资上陷入了困境,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日本明白在这场战争中自己一定会以失败告终。

此时的美国,已经看出了日本想要向中南亚地区扩张的野心。于是,便不再向日本提供任何作战物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了美国提供的石油,日本的坦克飞机等一系列作战工具,在作战中将会起不到任何作用。

这无疑是将日本推向了绝境中,但是,日本在战争中那种丧心病狂的态度,绝不会就此作罢。

于是日本便制定了两条路“北上”计划,和“南下”计划。但是为了这两个计划,日本的陆军和海军却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陆军认为,应该实行北上计划进攻苏联。毕竟“南下”计划是针对于太平洋一带,那里是美、英、荷兰的殖民地。

当时日本的处境已经濒临绝境,根本就不会是三个国家的对手。

其次,陆军在外交方面也提出了他们的建议,陆军希望在这个时候他们能够与德国结盟。

但是海军却坚决反对与德国结盟这一建议,海军认为只要与德国结盟,无疑会被卷入欧洲战场,且当时苏联的整体装备水平,要远优于日本,陆军不是对手。

所以在进攻苏联的这场战役中,他们不认为会取得最终的胜利,双方就这样一直僵持不下。

其实早在甲午战争时期,日军海陆双方,就一直看对方不顺眼。海军认为陆军目光短浅,考虑问题不会向长远出发。

大部分海军军官,出身于中上层家庭。而陆军的出身相对比较普通,所以很多时候海军对陆军都是一种嗤之以鼻的态度。

不过陆军同样也看不上海军,陆军认为海军的装备比他们好,但是很多时候,需要他们跟在对方身后擦屁股。

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亦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对于攻打旅顺,双方就秉持着不同的意见。刚开始海军一直不同意陆军的加入,害怕陆军抢了他们的功劳和风头。

但是,之后海军发现仅凭一己之力,是无法获得最终胜利的。

最后,迫于无奈请求陆军支援,最终陆军以伤亡1.5万人为代价,在那场战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但是倘若海军一开始就同意陆军的配合,那场伤亡就不会如此惨重,这也再次加剧了海陆两军之间的矛盾。

诺门罕战役

在一番激烈地争斗中,日军最终决定先实行“北上”计划,与苏联开战掠夺物资。

1939年5月11日,日本在远东地区与苏联开启了诺门罕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28日,战争一度扩大,苏军朱可夫带领第一集团,498辆坦克、385辆装甲汽车、542门火炮和迫击炮、515架飞机、苏蒙军队5.7万人向日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这场战役一直持续到了9月16日,日军惨败,迫不得已与苏联签订了《苏日停战协定》

其实,如果不是日军物资的缺乏,这场战争可能会拖得更久,甚至还有可能会赢。

据统计,在这场战争中,日军一共伤亡8717人,而苏军则伤亡9700余人。

从人数伤亡上来看,苏军反而是大于日军的。所以说,如果日军有足够的火力,他们是不会轻易将这场战争画上句号的。

其实诺门罕战役只是日军在“北上”计划的一个开端,日本之所以打响这场战役,其背后真正目的就是测试一下苏联的真正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战役的失败也意味着“北上”计划的结束,这让日军海军内心颇为得意,因为他们早就不看好这场作战。

这场战役的失败,更加证明了他们南下的观点是对的,这场战役失败后,上级肯定会批准,“南下”计划的实行。

到时候,这种邀功领赏的事情,又会落到他们头上。

实行“南下”计划

果然若门罕战役失败以后,日本并没有就此消停,他们并不愿意以这样的结果宣告而终。

于是,他们马上准备实行“南下”计划。日本将这一切的失败,都归根于美国没有向他们提供资源。

于是在“南下计划”行动之前。山本五十六便提出了偷袭珍珠港的计划,因为此时他内心明白,眼下这个情况,日本在二战中胜利的可能性极其渺茫。

山本五十六,生性爱赌,是一个出了名的赌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还不如赌一把,如果偷袭美国计划成功,这在声势上也会将他们的地位提高,而且可以大大增强军队的自信心。

然而,他的每次赌注都是在两个极端,要么就是胜利得很彻底,要么就是失败得很惨烈。

但是,倘若他不赌这一把,结果早就成了一个定数,那就是以失败告终,赌,可能赢,可能输,但是不赌,就只有输!

所以,日本明知道美国对自己的威胁,也知道美国实力远大于自己,但这也是最优解了,说不定还能扭转局面,逆风翻盘。

为了翻盘,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第二天就马上派出了7万余人,去往东南亚地区。

英军则派出9万人前来应战,再加上其他殖民地的军队合计一共14多万人。

虽然英军规模看上去远远大于日军,不过日军刚刚偷袭珍珠港胜利,气势很是高涨。

而且,日军在此也是做足了准备,日军派出了600余架作战飞机,以及许多驱逐舰、潜艇、巡洋舰等作战装备。

日本之所以这样,拿来自己本就不多的装备与武器,就是为了拼死一搏,好找到一个翻盘的机会。

而英军之前并没有把日军太放在眼里,在心里就比较轻视对手。再加上他们的武器远没有日军先进,作战经验也远不及日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这场战争,英军战死数10万人,日军丧命,才1500多人。

最终日本,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不过尽管如此,日军并没有在马来半岛上开采出一些有用的作战物资。

原本此件事情可以告一段落,而正是日本偷袭珍珠港这一事件,使得美国成功地与日本确立了敌对关系。

美国总统罗斯福特意将那天定为了国耻日,此后美国表明与日本正式宣战。

但是,在这里还有另一个说法: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美国并不是对此计划毫不知情的。

这次的事故看似是日本对美国的一次袭击,实则是美国给日本精心布置的一个陷阱。

美国其实早就知道日本会有这一计划,所以早在偷袭到来前,美军就将大批的医护人员,以及医疗措施,调遣到了珍珠港当地。

而且,在日本偷袭美国的时候,并没有发现平时停靠在那里的三艘航空母舰。

这两点也许可以证明,其实美军早有预谋,这只不过是美军故意给日军下的套而已。

而美军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理所当然地加入到二战里。

不过猜测终究是猜测,因为美军在那场战斗中的损失也是确实存在的,所以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也不得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最终战败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广岛很快就被淹没在一片火海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150万苏军向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进行打击,日军最后的防线很快被击破。

这个时刻,美军当即又向日本投掷了第二颗原子弹。最终,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了投降书,二战也在此画上了句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说到底,在二战中日本无论如何都会走向失败的局面,只能说日本偷袭珍珠港这一事件,加速了他在二战中失败的速度。

但是倘若日本没有选择这条路,最终也会以失败的结局宣告天下。总而言之,不论是哪种选择,日本都要面对今天的这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