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的金平,雨水天气频繁到访,小公园的骑楼建筑在雨水的洗刷下愈发古朴厚重,街巷的青石板砖犹如被水墨着色。时雨绵绵总有晴,重逢暂别半旬的丽日,携清风徐徐送爽。与好天气一样如期到访的,还有来自海内外的各方游客,大家或驻足欣赏,或欢声交谈,或合影留念,或停步茶香文化集市品鉴各类茶饮,整个小公园开埠区弥漫着怡然而热闹的节日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金平区主要景区景点接待游客人次超61.88万人次,其中小公园开埠区旅游区总客流量达56.3万人次,再次蝉联汕头市热门人文景点类榜首。如此具有规模的客流量并不是小公园节假日才独有的景象,随着多年来保育活化工程的逐步推进,该区域丰富的文化历史被唤醒,文物建筑重焕风采,潮侨气息日益彰显,商贸繁荣与人文气质交相辉映,这些独特而珍稀的文旅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成为备受瞩目的旅游新宠。

自全力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金平区全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注重文旅创新融合赋能,积极构建多元文旅消费场景,挖掘数字化技术新质优势,全区文旅市场发展蹄疾步稳。站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锚定目标接续奋斗,全区持续在夯基础、补短板、练内功、强服务上精准发力,文化、商业、旅游互相渗透促进,优质多元的产品供给层见叠出,“650万人次”“817万人次”“1693万人次”……逐年攀升的游客接待数据背后,是市、区政府前瞻规划务实投入和多部门多行业点滴积累通力协作的努力成果,是金平区文商旅经济发展韧性强、底气足、潜能大的最佳注脚。

施展减法策略:

聚焦核心打造 精炼文旅定位

小公园片区,曾是20世纪30年代汕头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坐落于汕头老市区的中心,其独特的骑楼建筑风格、别具一格的街道风貌和浓郁的商业氛围,是汕头百载商埠的历史标志和珍贵的地方文化瑰宝。小公园片区的保护和改造工作一直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全力推进的重点工作,2014年起先后颁布出台了《汕头经济特区小公园开埠区保护条例》和《汕头经济特区小公园开埠区保护规划》,明确划定小公园开埠区的范围,为全面保护和活化利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工作遵循。在配套政策的保驾护航下,金平区政府以“烹小鲜”的谋略和“绣花针”的工夫循序渐进展开小公园开埠区保育工作。

由此,沉睡的小公园开埠区像是按下了“快进键”,道路升级改造、骑楼群腾退、智慧安防项目建设、文物级建筑修缮、主题展览馆设计打造等一系列务实具体的工作措施,积微成著地给小公园褪下尘色着上“新装”。中山纪念亭榫卯木结构原貌重现,国平路、升平路、安平路以此为原点延伸展开,鳞次栉比的街巷路网畅通整洁,骑楼修旧如故,独立门店的中华老字号、地方特色商品、潮汕美食、传统手工艺、文化创意品牌等集聚进驻,商铺经营涵盖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生活服务等综合消费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拓展丰富多元商贸业态的同时,尤其注重深挖历史文化内涵,加快对具有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文物建筑空间进行系统性修缮,活化打造成各具主题特色的展览馆并陆续对公众开放。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汕头站)、郑正秋蔡楚生电影博物馆、侨批文物馆、老妈宫戏台、“火焰社”通信处旧址、潮汕铁路总务处车务处旧址等展馆不胜枚数,逐步构筑形成有较高人文品位、地方特色鲜明且有文旅服务功能的小公园博物展馆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汕头城市发祥地”“百载商埠历史见证”“海内外潮人精神家园”——曾经白纸黑字写进《汕头经济特区小公园开埠区保护规划》里的小公园目标定位,如今从文书上跃入市民游客华人侨胞的眼帘。现在的小公园开埠区,仿佛没有淡旺季之分,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白天,穿梭骑楼街巷感受这片老城区域的独有韵味,昔日的繁盛景象宛如穿越重现;晚上,中山纪念亭熠熠立于华灯丛中,无论是品茗看文艺表演还是漫步赏老城烟火气都别有风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直在网上看到汕头小公园的视频,这次趁春节假期专门过来这边过年,感觉骑楼建筑很有特色,潮汕美食种类很多也好吃,还有民俗表演,就是喜欢这种年味。”特意携家带口到汕头过年的上海游客很喜欢小公园老城的生活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2021年7月,汕头小公园开埠区中山纪念亭街区、西堤街区入选第三批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2023年9月,汕头小公园步行街入选第四批广东省级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2023年11月,小公园开埠区旅游区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4年2月,小公园开埠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省字号”“国字号”荣誉接踵而至。

小公园开埠区文旅人气持续上涨,接待游客人数屡创新高,街区商贸活力和保育活化成效明显。习近平总书记在汕头视察时强调“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融入现代生活气息,让古老城市焕发新的活力”的嘱托,而今落地有声见行见效。

发挥加法思维:

丰富文旅内涵 拓展多元体验

空间是载体,文化是灵魂。保育活化后的小公园开埠区重现厚重的历史文脉,金平区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发挥加法思维,将区域旅游资源禀赋优势与文化载体或相关产业探索跨领域合作,再造文旅场景赋予街区新的内涵和活力,以优势互助提升综合价值和推广质量,积极锻造文旅发展新质生产力。

“阅读+旅游”。抓住广东省拓展新型阅读空间的工作时机,在小公园开埠区打造全市首个文旅融合项目——丹尼丹纳粤书吧,兼顾烘焙、咖啡、茶艺等多种业务经营,通过各施所长和优势互补,该项目荣获省级“粤书吧”建设最佳实践案例。以奖为阶,再上高台,坚持“一吧一特色”的理念再添24H粤书吧新成员。依据不同粤书吧经营特点,举办不同主题的读书分享会和沙龙活动,为广大读者和游客打造优质的旅游文化消费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前来这里的顾客大多都是为了拍照打卡,基本不会回头再来消费。现在有了粤书吧,可以选择一边喝咖啡一边享受阅读时光,有不少人已经是这里常客。”24H粤书吧店长欣喜地感受到文化主题植入的转化效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视+旅游”。2023年电影《暴风》登上荧幕,金平区敏锐捕捉热度,延续利用好影视红利,策划“寻迹《暴风》——金平区小公园红色之旅解谜打卡活动”,围绕红色影片故事情节,设计“密码侨批”道具。市民游客来了,领取一份特制任务卡,按照提示逐一到访小公园开埠区核心区、邮政总局大楼、崎碌炮台、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汕头站)等影片拍摄景点,在观赏游览中寻找谜面答案,深度感受红色文化和沉浸体验解谜乐趣。这种另辟蹊径的城市文旅体验新模式,成功吸引近5000名市民游客参与解谜打卡,大部分为年轻人,更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深圳、厦门等地的众多游客专程慕名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播+旅游”。汕头节假日旅游大数据分析报告指出,18-30岁的年轻人已成为来汕旅游消费的主体人群。抓住消费潮流和人群特征,金平区以“直播”形式精准定位文旅宣传新体验,面向目标群体推出“小公园·播力量”网络达人打卡小公园之旅直播,将文旅宣传的主阵地转移到线上空间,邀请我市各界知名网络达人代表“云介绍”小公园的历史文化、非遗美食、文创产品和精品游览路线等内容,还常态化开展直播活动,各网络视频号辐射宣传受众高峰时日均多达20万人次,实现叠加推广效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时只能在电视上见到的美食专家,今天能近距离对话,还知道了很多美食和潮汕俗语背后的故事,这样的活动希望以后还能再办,让更多的市民游客了解我们潮汕美食文化的魅力。”直播点位之一的镇邦美食街,商户们都自发帮忙布置直播现场维护秩序,对直播效果赞不绝口。

“文创+旅游”。文创产品融合文化元素和现代工艺,切合现代消费人群对旅游出行二次消费的需求,愈发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的鲜活招牌。近年来,金平区紧扣潮汕优秀传统文化和小公园历史文化,通过对特色主题文化的创造、升级和优化,设计创制各类文创产品,如金平区小公园胜景扑克牌、“汕骰”文创骰子、“潮汕水布”魔术头巾、百载商埠手提袋等手作成品,形式多元新颖活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到小公园后,深深被这里的建筑特色和美食风味吸引,发现这里还有侨批特色信封可以集章,而且印章都是潮汕元素,可以带回去做旅游手信。”小公园游客服务驿站门前每天都有前来盖章打卡的市民游客。这项持续开展的“侨批印记打卡乐游小公园活动”,是用好文创产品红利又一成功实践,运用侨批封为文创载体串联小公园代表性打卡点,至今超万名市民游客前往盖章体验。令人欣喜的是,活动使用的文创侨批道具被汕头市作为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礼品赠送与会人员,标志着潮汕本土正以更加活跃更加开放的方式“活起来”“走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释放乘法效应:

巧用新媒体和数字化 实现倍级发展

近年来,全国旅游市场快速进入复苏活跃的全新周期,汕头成为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而小公园开埠区是汕头文旅当之无愧的“流量”担当,助力全区旅游消费加速跑。金平区紧抓利好时机,同频市场风向,结合“百千万工程”重点工作任务,打造“潮风乐游季”“一笔写侨心”“侨心联四海 文化惠万家”等主题活动,借助“金平宣传”“金平融媒”“汕头橄榄台金平频道”“汕头老埠”等新媒体矩阵,加大融媒体宣传的应用力度,接连推出《与你再相逢》《来金平腊踢桃》《这里是金平》系列文旅形象宣传片和游赏攻略,取得良好宣传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媒体运用的齿轮开始转动,宣传优势再次显现。从2023年下半年起提前谋划铺排,新年元旦应时推出“‘圆’启金平 玩转金平”文旅宣传片,仅在“金平融媒”即收获超5000次转发和超1.35万次点赞,且被各大网媒转载。“是不是00后上岗了”“官媒宣传这么有创意”“看了视频被金平圈粉”网友们纷纷留言好评不断,带动金平文旅在网络崭露头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和“新媒体”齐驱并驾的另一辆马车“数字化”,带动金平文旅倍级发展。在区政府的统筹部署下,“鮀城优选”和“打卡潮汕”两大数智文旅消费平台应运而生,以线下搭台互动+线上消费对接的形式,推出形式多元的商农文旅消费新场景。在新年开春之际,成立“打卡潮汕”商圈联盟,与来自全市金融、通信、餐饮、文娱、旅游等众多行业协会和行业领军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启强强合作新篇章;“鮀城优选”授权运营商成功申请辖区内的“汕头小公园”“汕头老城”“汕头旅社”等抖音POI(地理位置),实现常态化推广本土旅游资讯、优选商家、文化活动、消费优惠等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平台可及时对游客的行为习惯、兴趣偏好进行深入挖掘,为策划更加精准的文旅活动以及服务本地商家提供数据支持。“绿梦迎新春·欢乐过大年”潮汕非遗民俗大游园和“龙呈如意过大年”金平区新春游园会精准靶向市民游客文化旅游需求,将英歌舞、非遗花灯、集章打卡、侨批文化等融入春节假期文旅产品供给,据不完全统计,春节假期期间绿梦生态园接待人数超18万人次,超8000人次的市民游客前往参与小公园游园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联动两大数智化文旅消费平台与线下文旅资源组合打造多场景消费体验,春节期间推出“食汇”龙眼南美食夜市,日均吸引客流量超5万人次,“打卡潮汕”平台数据显示累计派发春节优惠券包累计10万元,为约13万人次的游客及商家提供平台服务,平台运作0故障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鮀城优选”平台抖音号春节期间精准投放以小公园核心区为主要区域的活动现场实景,日均受众均超2万人次,高峰时以倍计,抖音号、微信视频号关于金平和小公园文旅的短视频播放量超80万,围绕金平文旅开设的直播覆盖场观人数超70万,成功撬动一批受众转化为线上平台文旅产品消费者。

文旅赋能推动全区假期消费经济渐见成效。2024年春节假期,汕头市共接待游客超507万人次,增长43.4%,游客中有164.28万人次选择到小公园开埠区旅游区感受金平百载商埠的风情魅力。紧接其后的元宵、清明、五一等节假日,全区持续开启“人从众”模式,并逐步实现从单一小公园开埠区集聚火热到全区多点繁荣活跃的良好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百千万工程”火热推进的大潮中,金平文旅工作已迈入发展新阶段,全区正以崭新的面貌姿态,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展望未来,金平将继续以“文旅赋能百千万”为目标,推动文旅产业与“百千万工程”深度融合,实现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双赢,扎实打造区域文化旅游的“金字招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