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作为中国商业文明最高的城市,上海应该对中国其他城市起到一个引领作用,这个引领作用就是让其他城市看到在一个现代化商业文明中,究竟哪些事可做,哪些事不可做,又有哪些事可以做得更好。

具体来说,应该是事前管制的越少越好,事后服务的越多越好,这才是正理,可是上海最近发生的店招事件打破了我这个期望。

所谓店招事件,在媒体中的报道中是这样的,一个上海包子铺的店招居然提交了
十次都还没通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媒体的详细报道,打回来的理由各有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公众提出了疑问,为什么现在上海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有网友感叹,现在上海的店招也开始没有自由设计空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多的是一个城市主政者的个人偏执审美意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不乏利益输送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过这个事件后,对此我只能认为,上海正在逐步抛弃他的商业文明优势,重新向北方城市的特色靠拢。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上海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中国商业文明的代表,确切地说,是沿海文明的代言人,一切以利为导向,只要能带来利益的事情,都可以尝试去做。

而北方城市的特色在我看来,就是以权为中心,以管为手段,一切都要在权的管制之下,一切都要向权靠拢,一切都要彰显权的存在,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审批

这么说吧,反正在城市的风貌中,上海、广州、某港等南方城市的夜晚是繁华多彩的,各式店招尤其成为让人夺目的存在。而现在上海却要放弃这个优势,开始强调起对店招的审核,在我看来,这就是向北方城市风格靠拢,不光是外在,还有管理模式上的。

我不知道为什么上海会变成这个样子,但我知道,南京东路上这样的店招和霓虹灯应该是不存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在徐家汇的美罗城招牌应应该也不会存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滩的灯光秀还会存在吗?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我不知道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州河畔的夜晚灯光呢?我也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我知道,在上海当下这样处处都要审批的模式下,上海的店招将不再多姿多彩,于是都市繁华气息又会少了很多,现代商业文明也会越来越远了,算是49年之后的第二次脱出华服盛装吧……

我始终还是那句话,现代都市和繁华风貌不是靠管出来的,而是靠前期自然生长+后期的服务出来的。

可惜我们有些人就是不懂,他们就是想凭着自己的意志去改造一座城市,哪怕这座城市因此不再流光溢彩,也在所不惜,真是何其愚也,又何其妄也~

是的,这就是我今天对上海的一些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