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5日,在新加坡政坛执政长达20年的李显龙,正式卸任了总理的职务,将权力的手杖交给了接班人黄循财。

而在其卸任之后,大批的记者跑到这位在国际政治场合颇有名气的人物家中,对其进行采访。

而在面对这些采访时候,李显龙回答了关于新加坡和国际社会的一系列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他还抛出了一个关乎于中国的“重磅预言”。

而一些相关的国际专家在听到李显龙的话语之后,对中国发出了警告: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一定要谨慎起来!

那么,这个“预言”究竟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敏锐的预测

新加坡媒体《新传媒》对刚刚卸任的“前任总理”李显龙进行了一番采访,在采访期间,《新传媒》的记者问了这位颇具传奇性的前任总理一个敏感的问题:未来的中美关系将会走向何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所周知,如今的国际格局,正处于中美激烈竞争的关键阶段,每一个国家,都在紧密观察着双方竞争态势的走向,这不仅关乎于未来国际格局的变化,也可能会影响到许多国家在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情况。

而面对记者的这个问题,李显龙则引用了当年他父亲李光耀所做出的判定说道:“中美双方的矛盾将持续很长时间,超过10年,可能是20年或更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番话语不由得让许多人感到心头一紧。

要知道,自从2015年之后,中美双方的竞争态势就陡然加剧,尤其是在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华发动贸易战之后,中美之间的关系一度跌落了四十年来的冰点。

作为现如今综合国力最为强盛的两个国家,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都不是其他任何国家可以相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双方作为第一、第二大经济体,其牵动的贸易体系,对全球大部分国家的发展,都有着很深的链接。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美之间的矛盾一直持续下去,那么如同新加坡这种夹在中间的小国,可能要一直在剧烈的风云变幻中,始终处于小心翼翼处理外交关系的状态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李显龙的话语,并非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的。

首先,作为执掌新加坡政务整整20年的“前总理”,在国际局势的认知上,李显龙有着非常独到、深刻的理解。

虽然新加坡只是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小国,但是却是曾经的“亚洲四小龙”之一,而且是亚洲仅有的四个发达国家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加上新加坡位于全球最重要航道之一的马六甲海峡周围,对于全球航运贸易有着极为关键的要作用。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从体量上来说,新加坡只是一个如同“城市”一般的小国,但是却在国际战略发展上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这样的基础上,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李显龙要频繁与中美双方进行沟通、交流,并且对于国际形势的发展敏锐地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此来保证,在国际竞争大势当中,新加坡始终能够保持“中立”,不受任何国家和势力的影响。

也正是如此丰富的“政治经验”,让李显龙能够对中美局势发展,有着极为精准的判断和理解。

除此之外,李显龙做出这番预测,还基于其父亲李光耀的政治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到的政治智慧

作为新加坡的开国总理,李光耀也被称之为新加坡的“国父”,这让他在国际政坛的地位,甚至比自己的儿子还要高出一大截。

在李光耀执掌新加坡的时候,正值美苏争霸最为激烈的时期,当时刚刚被马来西亚“扫地出门”的新加坡,如同惊涛骇浪当中的一叶孤舟,一个稍大一点的浪花,可能就会将其掀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在李光耀的带领下,刚刚成立的新加坡政府,对外广交朋友、不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在发展战略上始终保持“中立”。
对内又积极推动经济改革与发展,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内政。
结果这一系列操作,成功使新加坡在三十年内发展成为亚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40年之内经济平均增长了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凭借自身独到政治智慧以及对国际大局的精准判断,让李光耀带领着新加坡,在美苏争霸的紧张局势之中,仍然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如今的“亚洲之光”。

也正是过去几十年的执政经验,让李光耀明白:作为一个小国,应当学会如何在两个大国的竞争当中,成功活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李光耀90岁的时候,早已告别政坛多年的他,出版了一本名为《李光耀观天下》的书。

在这本书中,李光耀就曾经对当时刚刚有些苗头的中美竞争态势做出了预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光耀认为: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竞争“主导权”的斗争,将会一直持续到21世纪后半叶。

要知道,当时是2013年,中国与美国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中美竞争”这个话题,也还未曾有多少国家提及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在那个时候,李光耀就已经看到逐渐崛起的中国,将对美国造成最大的挑战,这样的政治敏锐度,也不由得让人感到十分钦佩。

而除了对中美局势的精准预言之外,李显龙和李光耀在评价中美关系的态度变化,也在一些细节的地方让人感受到两人所展现的“精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同选择决定未来结果

如果观察细致的人就会发现,不管是李显龙还是他的父亲李光耀,在给中美竞争问题“下定义”的时候,都是在已经卸任的时期。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脱离了政治场合,不再作为政府和国家的代表,而是仅仅以个人的观点来做出评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翻看以前李显龙在任时期的话语,可以明显看出来,当时在面对中美关系的问题上,他的回答方式要显得“柔和”许多。

在2023年10月,参加亚洲前瞻峰会的闭幕会谈时,有嘉宾就曾经向李显龙提问说:中美竞争时,第三国能做什么,来让中美关系降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正值台海问题激化、中美元首即将在旧金山APEC峰会完成会晤的关键阶段,面对这一敏感的国际问题,如果没有进行妥善的回答,很有可能会被西方媒体进行一番添油加醋,来挑拨新加坡与中美之间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李显龙并没有直接选择回答,而是先指出:中美关系的走向,取决于世界各国对台海问题是什么样的态度。同时他强调,“一个中国”原则,仍然是重中之重,是国际社会与中国建立关系,维持台海现状的基本要素。如果试图改变这个国际认知的根本基础,用二元对立的狭隘视角,去看待台海问题,会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
之后,李显龙又针对如何让中美“降温”的问题上做出了补充。
他告诉提问的嘉宾:这个问题上主张,关键在于中美如何承认分歧,争取降温,特别是要考虑美国明年大选时期的影响。到时候,中美可能会经历一个困难的过渡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显龙的这番回答,从中美各自所面对的关键问题上切入,强调了双方之间化解矛盾的方式,又潜移默化地在全世界面前重塑了新加坡“中立”的态度。

由此可见,在作为国家政要的时候,对待大国竞争的问题上,李显龙始终秉持着谨慎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选择“如何自处”,这也成为了新加坡能够作为一个处于关键地理位置上的小国,在剧烈的国际局势变动中,始终保持稳定的态势而向前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

而相比于新加坡的“聪慧”,菲律宾则要显得“愚笨”了许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个在地缘政治上更加贴近中国的海岛小国,菲律宾却选择站在了美国一边,不断在南海和台海问题上对中国进行挑衅。

这也让两国之间的关系,始终处于割裂状态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失去了中国扶持,虽然在海洋资源上,比新加坡更胜一筹,可菲律宾的经济发展却也一直陷入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当中。

而随着中美剧烈的竞争局势不断持续,自以为依靠着美国的帮助就不断展现嚣张态度的菲律宾,也终将成为大国竞争当中的“牺牲品”,最终彻底被淘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