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在中南海的新中国将帅授衔仪式上,有一人各位引人关注:这位将军没有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论战功似乎没资格参与评衔;严格来说,他加入解放军甚至是在建国之后,此人就是藏族将领阿沛·阿旺晋美。然而被评为开国中将时,其他参加授衔的将领没有一个人表示异议,这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到这个名字,很多朋友都十分熟悉: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新闻联播上经常出现。但对于阿旺晋美早年对祖国统一的贡献,并非每个人都真正了解。阿旺晋美1910年出生于西藏拉萨,1949年建国前从未在中央政府及所辖各机构任职:因为西藏解放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阿旺晋美先后担任过西藏粮官、法官、昌都总管等职务,属于旧西藏政府的高级官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解放战争后期,他被迫与解放军打了交道,只不过那时他并非我军一员,而是负责在昌都一带组织防线,统率数千藏军主力对抗奉命进藏的解放军第18军。有人可能会问,这样一来不是与我军为敌吗?怎么还会获得授衔的资格?阿旺晋美虽然担任藏军前线指挥官,但是并不主张与我军开战,相反他做了大量工作遏制事态发展,并促成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对国家统一有重大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旺晋美早年虽然生活在相对落后闭塞的大环境下,但在当时的藏族青年中属于学识较好、比较了解外部世界的,由于娶了当地贵族妻子,生活条件也非常优越。正因为充分观察了国内外形势和解放战争的发展演变过程,阿旺晋美有自己的主张,他坚持认为一部分藏族上层妄图独立的图谋是行不通的,单就军事层面也无法与解放军500多万大军相抗衡,因此极力希望促成和平,在当时的西藏上层社会中是一股清流。在多次提议被拒绝后,阿旺晋美还是被迫负责了藏军指挥工作,只不过他的立场始终没有站在拉萨政府一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于国内战争中一些眼见形势不好,被迫起义投诚的国军将领,阿旺晋美的思想觉悟和实际行动要进步得多。早在昌都战役前,阿旺晋美就发现当权派不顾民情地在昌都扩军,想要阻挡18军。本来西藏平民的生活就很艰难,这下更是耽误了大量生产工作,造成昌都当地民不聊生。阿旺晋美非常痛心,也不请示拉萨政府,直接下令解散了八千多人的武装队伍,让他们赶紧回家干活,不要参与战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旺晋美虽然是主和派,但昌都的西藏军队并非他一人能够掌控,昌都战役还是在1950年10月爆发,结果不出意料,解放军以100余人伤亡的微小代价歼灭了数千武器落后、战术原始单调的藏军官兵,早就预料到败局的阿旺晋美采取积极措施,带领2000多残兵放下武器,避免了没有必要的进一步伤亡。经此一战拉萨政府被彻底打服,此后阿旺晋美作为和平使者,往来于北京和西藏,以全权代表身份受到主席接见,并在1951年签订“十七条”,和平解放西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2年起,阿旺晋美担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成为我军高级将领,因此他完全具备获得军衔的资格。而鉴于他为维护国家统一付出的巨大努力,贡献和人格都足够伟大,授予中将军衔自然是实至名归的,没有任何人提出反对。2009年阿旺晋美在北京去世,距离他的一百岁生日只差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