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报道,拜登政府宣布对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后,美方在打压中国发展上又有新动作,访问德国法兰克福时美财长耶伦声称,美国以及西方盟友必须“以团结的方式”,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制造业实力,否则将会让自身企业发展面临风险。在讲话中耶伦再次炒作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论”,以此作为对华商品上调关税的“正当理由”,在耶伦看来美国和欧盟需要加强在关键矿产领域的合作,这主要是双方的供应链过度依赖中国,而在其他产业上,若美欧不采取战略性、统一的应对方式,双方的产业可能会处于危险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耶伦大肆渲染“中国威胁”,无非就是想扩大欧盟对自身产业发展的焦虑和担忧,以此来拉拢欧盟共同应对中国所谓的“产能过剩”,遏制中国的产业发展。美国口口声声称无意采取反华措施,但对中国产品施加的贸易保护措施,已经严重违反世贸组织的规则,而另一边美方指责中国政府对企业的“补贴”,耶伦也是极其双标的称,美国的绿色产业补贴既能为美国创造机会,也有利于欧洲。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耶伦提出的要求,欧盟并没有急着附和,而是采取了左右逢源的策略,冯德莱恩表示,欧盟不会追随美国加征对华关税,今后欧盟将会采取与美方不同的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冯德莱恩这番表态,也是基于中欧经贸现状作出的判断,不盲目跟随美国是出于自身经济发展的考虑,比如美国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这对于欧盟而言并不现实,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向欧洲出口了约63.8万辆电动汽车,事实证明,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需求量大。但冯德莱恩这个表态还有另一层意思,欧盟还是有可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只是说会采取与美国不同的做法,毕竟此前欧盟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过反补贴调查,说到底欧盟也想借贸易保护措施,维护本土产业份额。再加上美国提出的要求,欧盟也不敢无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欧盟有意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加关税的计划,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也作出了警告,他表示中国的发展对欧洲来说是机遇,不是风险,且保护主义解决不了欧盟的问题,保护的是落后,失去的是未来,中方希望欧方能恪守反对保护主义的承诺,同中方一道维护好双方的经贸关系。可以看出,对于美方怂恿欧盟对中方加征关税的行为,中方的立场十分坚定,除了外交层面的警告外,中方的反制也是说到做到。中国欧盟商会在声明中表示,中方可能考虑提高,对配备大排量发动机的进口汽车,临时关税税率,而在拜登政府宣布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背景下,这项措施也直接对准美欧汽车制造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项反制措施,此前耶伦也作出过预测,在对华加征关税后,耶伦称中国可能对此作出重大回应,从这一点出发,美方还是有自知之明。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中方强调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自身权益后,耶伦仍要求欧盟与美国共同行动,显然是无视了中方的警告。不过如今中方拟定的反制措施,不仅直击美欧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更还有助于中国本土汽车产业的发展,这样一举两得的举措,在打击美国嚣张气焰的同时,也向西方社会展现了中方在应对贸易制裁时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