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评价、教育数字治理联动创新,教育全链条全领域全要素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年5月20日—24日,深圳市南山区举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南山探索——新课程改革两周年巡礼活动”。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莫景祺、南山区政府副区长夏雷等领导与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重庆江津区、深圳各区中小学书记、校长代表出席了该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5月20日,深圳市南山区举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南山探索——新课程改革两周年巡礼活动”。图为南山区政府副区长夏雷在介绍新课改“南山经验”。(南山区教育局供图)

南山区作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本次活动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南山探索”为主题,旨在搭建课改交流平台,展示南山区在新课程改革方面的实践探索成果,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南山区从2001年成为38个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再到2023年成为课程教材研究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持续引领着全国课改工作高质量推进。

莫景祺表示,南山区在落实国家的课程政策方面的行动进行了概括:快为、敢为、善为、有为。南山区的课改就是秉持深圳先行先试的精神,围绕诸多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探索和突破,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在课改推进中,难度最大的是怎么把国家的课程政策落实落细落好,南山做了很好的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莫景祺(左一)与宁夏、重庆等地校长代表了解南山新课改经验做法。(南山区教育局供图)

基础教育课改“四个方案”

在新课改两周年之际,南山区再次勇立创新潮头,连续发布了四个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文件:《南山区“素养课堂”核心要素和评价要点》《南山区中小学科学教育行动计划(2023—2025)》《南山区中小学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推进方案》《南山区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为南山教育新课改阶段性工作指明了方向。

据悉,两年前,南山区发布《南山区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22-2025)》,从“1+1+5”行动,到“1+10”行动,再到如今的四个课改方案,展示了南山区全面推进持续深化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动力和活力,呈现出了努力探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样态,推动教育在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莫景祺作主题演讲(南山区教育局供图)

“素养课堂”教学南山示范

南山区“素养课堂”核心要素即:以“素养立意”作为价值引领,为了实现“方式转变”确立以“学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作为优化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追求,同时通过“学习反馈”来呈现实效。

早在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南山发布《南山区“聚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施方案》,以构建具有南山特色的课堂教学范式、形成南山课堂教学新常态为目标,全区掀起了深入研究“聚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热潮。

南山区教育局局长杨珺介绍,南山教育一直在努力构建具有南山特色的课堂教学范式,形成南山课堂教学的新常态。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南山区“素养课堂”核心要素和评价要点》实践方案。

据了解,“素养课堂”评价要点即:1个引领就是价值引领,5个评价维度就是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学习方式、学习效果、教师素质,12个评价视角包括必备知识与学科思维、创设情境、探究学习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山学子健康、阳光、积极向上。图为学生在开展团结协作能力课程训练。(学府中学供图)

“一强四加”实践路径

“一强四加”即通过“增强人员配备”解决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通过“项目规划”解决知识学习和探究实践相融合、校内校外项目联动的问题;通过“整体设计”来解决整合校内外资源,塑造科学教育新动能与新优势的问题;通过“教育规划”方面去继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南山“1+N”模式。

南山辖区高校、科研院所聚集,当地党委政府一直重视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为此,南山2023年发布了《南山区中小学科学教育行动计划(2023—2025)》,通过“一强四加”的科学教育路径,筑牢学生科学素养基石。

《南山区中小学科学教育行动计划(2023—2025)》中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基本原则: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面向全体和凸显个性,资源整合和鼓励创新,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并行。涵盖了八项任务:科学教育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科学教育特色校园文化创建、科学教育教学方式变革、高质量科学教育进校园、科学教育资源融入校外实践、教师科学素养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学教育评价改革。

“AI教学”催生课改新生态

南山区不断探索数据支撑教育教学,推出系列课改创新应用场景,从学校、师资队伍、学生到课程设置、学习场景等联动发力,形成了独具南山特色的课改新质生态体系。

为进一步在实现以新兴智能科技赋能教育,南山发布《南山区中小学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推进方案》,提出课堂教学方式变革、数字教师培养、典型案例提炼“三个维度”,以及管理者数字领导力、教师数字胜任力、学生数字学习力“三个提升”。

到2026年底,南山区将完成1个区级优质资源库建设;完成5个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课堂变革的优质项目推广;打造30所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课堂教学示范校;开展50项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场景小课题研究;培养30名数字教育名师;提炼100个可借鉴的数字赋能教育教学案例。

例如,此次南山也发布的《南山区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持续推动全区人工智能课程全面普及,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标志着全区“AI赋能教学”新质生态已经形成。

实践中,早在2019年,南山区便开始在小学的五年级、初中八年级、高一普及人工智能课。去年,从小学一年级到八年级做了全学段的普及。

据悉,到2025年底,南山区将实现“四个一”目标,编写一套系统完善南山人工智能读本,确保每所学校都有一名人工智能种子教师,树立一批人工智能教育标杆校,构建一个人工智能教学资源库。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夏雷介绍,南山区在全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把准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定位和方向,持续做好教育创新这篇大文章,全力打造学有优教的样板城区,让“教育贡献”在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发力。

吕雪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