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河畔,霞映新村。5月16日,大亚湾霞涌街道实施“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陪跑计划”工作室挂牌暨首期集中培训开课仪式在霞涌街道新村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霞涌街道办、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惠州市东江村史文化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霞涌街道新村村、霞新村、上角村的村“两委”干部代表和驻村干部代表,参加了当天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陪跑计划”是霞涌街道办联合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惠州市东江村史文化研究院开展的一项推动“百千万工程”高效实施、典型村培育工作提质升级的行动计划,是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实施“百千万工程”一项创新举措。

“‘陪跑计划’的目标,是借助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的高校专家智库资源,充分发挥教育、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联合东江村史文化研究院的地方调研资源,助力霞涌街道实施‘百千万工程’。”惠州市东江村史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昕在活动中介绍,“陪跑”,就是陪同乡村一线工作人员跑赢实施“百千万工程”这场“头号攻坚战”。

作为“校地合作”的校方代表,暨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谢宝剑表示,该院将联合惠州市东江村史文化研究院为霞涌街道在实施“百千万工程”,尤其是典型村培育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以“一村一策”的方式开展智库服务,力求以高质量的校地合作,打造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的“霞涌样板”。

大亚湾霞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吴飞城表示,以“校地合作”为基础的“陪跑计划”创新实践,将为霞涌街道实施“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和乡村和美建设注入人才和智力动能,通过依托高校和机构“智库力量”,为霞涌街道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人才培养与乡村发展搭建新平台。

挂牌仪式后,现场举行了“陪跑计划”首期集中培训。在连续两天的培训中,通过聚焦滨海乡村振兴、滨海乡村旅游开发、大亚湾霞涌街道典型村培育创新设计、乡村整村运营与文化驱动力等内容,为广大乡村一线工作者带来了一场“头脑盛宴”。

此次集中培训之后,还将以“对症下药”“精准开方”的智库服务方式,围绕霞涌街道各村发展中的“症结”开展主题调研、课题研究、人员培训等专项服务,以高质量的校地合作,常态化协助霞涌街道实施“百千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