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9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第一年,也是雷伟和政治生涯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这一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春天,也是雷伟和及其家庭历史上的一个春天。

这一年的3月,雷伟和恢复工作职务,任六安专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雷伟和领到“文化大革命”被错误处理期间10年补发的工资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党组织补交了1000多元的党费。这1000多元,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这一年的5月,六安专区革命委员会被撤销,成立六安行政公署(后改为六安地区行政公署),雷伟和任副专员,分管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

从这一年开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这个伟大转折,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也包括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在内。据统计资料,到1980年10月,六安地区有师范专科学校1所,完全中学117所,中等专业学校8所,初级中学355所,小学5816所。全区在校学生数137万多人,占总人口23%。全区各级各类医院有474所,拥有病床7136张,为新中国成立前夕的612倍;医护人员9561人,为新中国成立前夕的318倍。此外,还有大量不脱产、半脱产的卫生员和“赤脚医生”,活跃在乡村医疗第一线上,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的落后状况。戏剧、广播、电影、电视也有很大发展,大大丰富了广大人民的文化生活。

雷伟和恢复工作后,一直爱学习、肯思考,讲政治、明是非。20世纪80年代初,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现象引起雷伟和的警觉:有的人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表现出不理解甚至抵触情绪;少数人对“解放思想”加以曲解,肆意夸大党和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雷伟和认为:毛泽东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与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毛泽东还为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种以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而否定他的全部历史功绩,以及不承认他的晚年错误,甚至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坚持他的错误的态度,都是不正确的。毛泽东思想,更是不能否定,这个旗帜不能丢。

不久,雷伟和看到中央党校教授金春明关于“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的研究文章,很高兴,连续看了几遍。他认为,金教授的一些观点是正确的。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发表后,雷伟和如获至宝。他认真学习,对这个《决议》赞不绝口。

下面,摘录的是雷伟和1981—1982年分管文教工作的片段:

1981年4月9日,雷伟和到肥西县巨新中学(后改为聚星职业中学)调研,强调:要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学生,进行“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现在的学生,生在红旗下,长在动乱中,记事起就看到打、砸、抢,分不清美丑、苦乐。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

1981年5月11日,雷伟和在听取地区体委主要负责人关于全区体育工作的汇报时,明确了体育的分工:职工体育由总工会主抓,学生体育由教育局主抓,体委主抓专业体育的提高和社会体育的指导。鉴于1982年下半年要举办第九届亚运会和省第五届运动会,雷伟和要求地区体委抓紧筹备,并提请地委、行署研究决定举办全区第二届运动会。1982年5—6月,六安地区举办第二届运动会,与1959年第一届运动会相隔23年。六县一市分别组成代表队参加比赛。射击项目破7项省纪录、9项地区纪录。8—9月省第五届运动会16个竞赛项目,六安地区参加10项,获得奖杯1座、金牌8枚、银牌4枚、铜牌7枚,12人打破6项省纪录。

1981年5月12日,雷伟和出席六安地区农民教育工作会议,对进一步扫除农民文盲作出具体部署。当时全地区12—40岁农民283万人,其中文盲、半文盲128万人,占同龄农民数45%。12—25岁文盲、半文盲45万人,占同龄农民数30%。针对老文盲尚未脱盲、全地区每年有10万人成为新文盲(适龄儿童未入学)的严峻形势,要求“普扫结合”,做到一堵、二扫、三提高。所有的全日制小学,都要办1—2个普扫班(普及义务教育、扫除文盲半文盲),并转入常年民校。1982年,全地区办起2905个民校(班)或夜校(班),有90383人入学,当年脱盲6492人;大力组织适龄儿童入学,其中组织学校流失生16724人入学,小学入学率由过去的87%上升到90.5%。

1981年5月18日,雷伟和到六安县调研普及小学教育、解决民师报酬、调整中学、培训教师等问题。针对上一年有15个大队民师报酬一分钱都未付的突出问题,与县里商讨具体解决办法,并提出落实民师报酬的时间要求。

1982年3月6日,雷伟和主持召开各县(市)教育局长会议,听取农民教育检查组的汇报,传达省教育厅召开的地市教育局长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当年的教育工作。雷伟和要求以革命精神做好1982年教育工作。他说:“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搞教育,要有革命精神。精神不振,你还能搞什么呢?”“要适应农村生产形势的改变,实行多种形式办学,解决好师生比例问题、教师报酬问题、校舍问题。”“要正确认识学校的双重任务: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为各条战线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升学率还是要的,但不是说升学率不高就一定教学不好,要防止片面追求升学率。现在,主要的问题是体育抓得不够,这样就不能全面发展。”

1982年3月7日晚,雷伟和不顾自己年近70的高龄和身体刚做胆囊手术,深入舒城县五里公社三里小学、古城公社花园小学等学校,实地检查农民教育状况,督查全日制小学办1—2个普扫班的落实情况。

1982年3月17日,雷伟和与地委副书记陈道华率领地区和六安市(县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六安师专,检查并协调解决护校问题。六安师专所在的岛(后来称为“月亮岛”),位于平桥公社马巷大队上滩、下滩两个生产队,偷盗严重。院墙被扒的地方已经可以通汽车。偷砍竹子,由过去夜里砍发展到白日砍。这次座谈会,形成了制定睦邻关系协议、建立联防小组、设立派出所等意见,对推进护校、保障师生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82年3月底至4月上旬,兼任六安地区幼儿保教委员会主任的雷伟和,先后到六个县市检查幼儿保教工作。每到一地,除听取政府分管负责人和妇联等部门的汇报外,还实地到幼儿园查看。雷伟和强调:幼儿保教工作意义非常重大,主要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培养下一代。科学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保教是基础的基础。去年,中央书记处确定幼儿保教由妇联牵头。妇联要把少儿工作作为自己的工作中心来抓。

在六安县苏埠镇幼儿园,得知该园已办4年,雷伟和很高兴。对因陋就简办幼儿园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因陋就简是第一步,巩固发展是第二步。这个房子不是长久之计,院墙也要打起来。可以采取街道和蔬菜队联办的办法,解决40%幼儿不能入园的问题。他说:“你们这个地方,还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这里有个有名的‘四十八天大战’嘛!现在,已经有50多年喽!”

说到这里,雷伟和便给大家讲起了50年前的苏家埠战役。那是1932年3月下旬至5月初,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皖西地区进行的大规模进攻战役。苏家埠战役历时48天,共歼灭国民党军队3万余人,俘旅级以上指挥官6人,解放了淠河以东广大地区。雷伟和充满深情地说:“这是鄂豫皖苏区对国民党反动军队作战的一次大胜利,是鄂豫皖红军创建以后的空前大胜利,也是中国工农红军史上罕见的大胜利。每年清明节或其他日子,可以把幼儿园孩子带到纪念碑前进行教育。这是培养革命接班人很好的一堂课啊!” (张正耀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