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下正值旱稻播种时节,在郭扶镇古松村,当地采用无人机旱稻直播技术,大大提升了种植效率,让农业更加智慧。据了解,去年綦江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53.4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人机正在飞播旱稻。记者 赵竹萱 摄

近日,记者在古松村的高标准农田看到,农机手正把旱稻种子倒入无人机播撒箱中,之后便操控着无人机沿着预定飞行路线,精准均匀地播撒种子,1亩地仅需5分钟便可播撒完成。

“相比传统人工种植水稻,我们省去了育秧、插秧环节,并将人工换为机工,前后能节约近一个月的时间。”据现场作业的中网垚聚(重庆)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祖才介绍,使用无人机飞播每天大约能完成300亩的种植工作,仅在种植环节每亩就能节约200余元。

今年,郭扶镇将1690亩高标准农田流转给农业服务公司,尝试无人机旱稻直播。这项技术省去了传统水稻种植的人工播种、秧苗管理、插秧等诸多环节,可以直接按照预设作业路线、亩用量、行距等指标参数进行播种,实现了精准播撒、有序分布,提高了种植效率。同时,旱稻直播选用的种子也经过了特殊化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作人员将特制旱稻种子放入无人机。记者 赵竹萱 摄

綦江区农服中心副主任王轲:

近年来,綦江区持续推广无人机飞播与机械化直播等新的种植技术、种植模式,不断总结改进经验方法,借助农机新装备和配套良种良法,大力示范推广,不断促进耕种效益,提高农民增产增收,从而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试验总结綦城“粮”方,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更好地保障“米袋子”安全。

来源:綦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