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虽然在古代科举考试中,第三名的探花地位并非最卓越,但通常却备受青睐。这是因为探花郎通常是由皇帝亲自选拔的,其容貌英俊,才华横溢,颇受人们青睐。

乾隆年间,有一位探花的相貌相当不尽人意,以至于乾隆皇帝见到他后开始犹豫是否应该将他晋升为探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乾隆心怀不忍,不愿让这样一位才子明珠黯然失色。因此,他决定对这位探花郎进行考核,以确定他是否有足够的实力胜任探花之职。

这位探花郎不仅令人意外地登上了榜首,而且表现相当出色,乾隆听后大喜,哈哈大笑起来,立即任命他为当届进士中的探花郎。这位人选究竟是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少年天才

刘凤诰,活跃于乾隆至道光年间,是一位备受器重的大臣,尤其在嘉庆年间更是备受信任。他的仕途曲折,然而在文学领域,他始终被视为备受敬重的一位大家。

刘凤诰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是在乾隆二十六年降生的。江西素有出状元的美誉,尤其在明清两朝时期更是如此。就连至今,人们仍可在萍乡县志上找到刘凤诰考中进士的记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凤诰的故乡是一个文风昌盛的地方,许多同乡都成为了举人进士,祖辈中也不乏在科举考试中出类拔萃的人才,因此,刘凤诰的学习条件非常优越。

在刘凤诰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母亲去世了,但这并没有导致他过度悲伤以至于耽误学业,相反,这促使他在父亲的督促下更加勤奋地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古往今来的任何地方,神童都是不可或缺的,有些是追逐名声,有些则是真才实学。而刘凤诰恰恰是后者,他拥有真正的才华与学识。

江西向来是培养人才的育才之地,人才辈出,其中不乏文思泉涌之士。刘凤诰年少时即以其聪慧才智闻名,这一声誉在江西乃至其他地方广为传颂,足见其卓越之处。

更值得一提的是,乾隆皇帝曾盛赞他为“江西大器”,这一评价实非虚言,可见其功绩非同凡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凤诰到了适婚之年,也迈进了科举的殿堂。古代科举艰辛无比,许多人一生都在科举之路上奔波,甚至要历经千辛万苦,才能终于荣登举人之位。

刘凤诰年仅十八岁就中举,这充分证明了他少年英才,十年后,他又在适婚之年的二十八岁中贡,声名鹊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举考试并非终点,即便考中贡士,仍需参与殿试,皇帝亲自决定前三甲名次,这才是决定性的。

主考官为皇帝,然而,当见到刘凤诰时,原本养尊处优、身边大臣侍卫们也颇具才干的乾隆皇帝深感震撼,从而发生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有趣插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殿试遇难题

在乾隆五十四年,仍依常例举行了每三年一次的殿试。考生们完成答卷后,官员将选出的前十名试卷呈交给乾隆皇帝亲自审阅,以定最终排名。

乾隆看过刘凤诰的答卷后,对这位考生的文章感到惊叹,因为殿试的试题通常涉及时事议论,考验考生对政治实际的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乾隆便命考官召见刘凤诰前来陈述,心怀期待一睹这位博学多才的学子风采,以评估其品行是否适宜承担未来的重要任务。

刘凤诰磕完头抬起脸来,乾隆被深深震撼了,他发现刘凤诰虽然学识渊博,却面容普通,甚至有一只眼睛是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相虽然不能当饭吃,但事实上,外表出众确实能为你带来更多的机会,毕竟每个人都偏爱欣赏那些容貌动人的人。

在古代,皇帝举行殿试时也是如此,排名靠前的考生必定要具备才华和容貌兼备的条件。毕竟,这些人将来会成为皇帝身边的重要干臣,时刻处于人们的目光之下,因此自然要选择外表出众的人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乾隆见到刘凤诰的面容后,内心颇为犹豫。这位考生的外貌实在难以言喻,让他难以决定是否将他点名为前几名。

如果不选择他,乾隆对刘凤诰的文章和观点都十分欣赏,只是有些可惜这位才华横溢的人未能进入前三甲。再者,以貌取人并不是皇帝应有的作为,乾隆深知这并不光彩;但如果选择他进入前三甲,乾隆却觉得他的相貌实在不太符合自己的审美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乾隆思索片刻,最终决定设一道难题考验刘凤诰的能力,以此来判断他是否值得信任。他对刘凤诰说:“我将给你一个上联,如果你能够迅速地回答出下联,你将会被视为前三甲之选;但若无法对上,你的名次将被挤出前三甲之列,你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