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共青团中央、中国法学会印发《通知》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

扎实开展“2024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

正文共3346个字,预计阅读需18分钟▼

近日,司法部、共青团中央、中国法学会印发《关于开展“2024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全文如下:

关于开展“2024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法学会、司法厅(局)、团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法学会、司法局、团委: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的重要一年。“2024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以下简称基层行活动)总的工作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普法,积极参与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充分发挥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作用,推动“八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以法治之力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法治力量。

现就开展2024年基层行活动通知如下: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深刻认识“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对于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行活动的各方面全过程。

2.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团结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深刻认识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坚定法治自信,坚决反对和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观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3.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持续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在把握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上融会贯通,注重从这一重要思想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基层行活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二、充分发挥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重要平台作用,不断把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引向深入

4.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阐释,学习好、研究好、宣传好、阐释好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要求,在拓展研究阐释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在体系化、学理化上下功夫。重点围绕党的二十大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新要求,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与全面依法治国关系的研究宣传阐释,不断深化对新征程法治中国建设的规律性认识。重点结合新时代法治建设伟大成就,系统总结党领导法治建设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原创性贡献和实践成效的研究宣传。

5.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课程,参与普法与依法治理系统全战线、全覆盖培训轮训,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

6.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大众化传播,全面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好《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教材,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外宣传工作。发挥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重要平台作用,用好《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努力打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研究宣传阐释高地。围绕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切实加强扎根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法学理论研究和宣传。

三、参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普法

7.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普法作为全年普法工作重点,参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普法优秀案例汇编工作。参与对国家工作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网民和社会公众的法治宣传教育,推动牢固树立依法行政、依法经营、依法办事意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持续提振市场信心、改善社会预期、防范化解风险。

8.围绕与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参与制作、征集系列短视频,编写中小企业常见法律问题解答指引电子书和挂图。参与修订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法律知识及风险以案释法读本。

四、参与法治乡村建设

9.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规划,参与制定深化法治乡村建设有关政策文件,提升第十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质量。

10.用好宣传好《“法律明白人”普法读本》,推动建设“法律明白人”网校,参与2024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通过系列专题宣传,激励广大“法律明白人”积极投身基层法治实践,充分发挥作用。

五、参与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11.以提升行动为总抓手,推动“八五”普法规划各项措施进一步落地见效。参与全国8个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经验总结,探索制定公民法治素养指标,建立全国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

12.参与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用好江西瑞金、甘肃南梁、陕西延安、河北西柏坡等红色法治文化资源,强化保护宣传和运用。运用多种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导各地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13.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为契机,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组织2024年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做好“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4年度全国十大法治人物推荐工作。强化青少年宪法宣传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法》学习宣传。加强《保守国家秘密法》宣传教育,开展“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国家安全意识。参与法治宣传教育立法。

14.加强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宣传解读,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共建,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加强法治辅导员队伍建设,联合开展学法用法网上知识竞赛、“法治中国青春行”社会实践、“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等活动。

15.在用好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基础上,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普法,发挥各级法学会主管主办的报刊网以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融媒体平台作用,提升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参与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法在身边”短视频栏目建设,常态化征集发布典型案例和短视频。参与全国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征集活动,推出精品力作。

16.结合涉外法律服务等涉外法治工作,参与对“走出去”的我国公民、企业的法治宣传,推动依法保护国家海外利益。参与对在华来华外国公民、组织的守法引导。积极与涉外媒体沟通,开展系列宣传,讲好新时代中国法治故事。

六、狠抓工作落实

17.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部署要求,将基层行活动与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紧密结合,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积极服务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论证、重大风险防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信访积案化解等,持续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18.法学会要在守法普法工作中走在前、作表率。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针对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案事件,大力开展以案释法明理。充分发挥普法基地和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作用,加强经验交流,选树推广典型。

19.协助开展近40年来全民普法的资料收集、系统整理、理论概括等工作,特别是法学会开展基层行活动以来在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推动基层行活动走深走实。

20.完善司法行政机关、共青团、法学会以及各有关单位的沟通协调机制,相互支持配合,增强工作合力。把组织开展好基层行活动作为重点任务,列入重要日程,精心组织、周密策划,确保各项任务扎实推进。

21.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普法产品、阵地和活动管理。狠抓作风转变,减轻基层负担,不层层加码,不搞“一刀切”,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司法部 共青团中央 中国法学会

2024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