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目前我国癌症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尽管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究竟哪些人群更容易得肝癌?早期预防和筛查至关重要,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长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人群是高危人群。研究表明,慢性乙肝患者终生患肝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100倍左右。这是由于长期感染会导致肝细胞持续受到损害和炎症反应,最终发展为肝癌。因此,乙肝患者一定要规律服药,定期进行肝功能和B超检查,及时发现肝癌。

二.长期酗酒的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长期大量饮酒的人也是高危人群。酗酒会造成脂肪肝、肝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这些都是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统计数据显示,每天饮酒量超过40-60克(2-3两白酒)的人,患肝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3倍。因此,保持适量饮酒非常重要。

三.肥胖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肥胖和糖尿病也容易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这也是肝癌的高危因素。研究表明,肥胖人群患肝癌的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1.5-2.5倍。而且,随着肥胖程度的加重,风险也会不断升高。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非常重要。

四.本身有肝病或已经发展为肝硬化人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肝硬化患者查出肝癌的概率也很大,不仅仅会导致患者的身体急速恶化,治疗的难度也会大幅度提升。当患者查出肝硬化后,一定要进行双抗治疗,定期复查,使肝硬化实现逆转!

总之,长期感染乙肝病毒、长期大量饮酒、以及肥胖和糖尿病都是肝癌的高危因素。这些人群一定要高度重视,定期进行肝功能和B超检查,及时发现肝癌并进行治疗。同时,大家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这些危险因素,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只有通过预防和筛查,我们才能更好地遏制肝癌的高发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