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 | 十三姐

有没有感觉现在只要打开手机,就有种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感觉。

网络里的“牛鬼蛇神”太多,一共就这么几个社交平台,每个平台看几眼,这一天基本就剩两件事了:骂人和挨骂。

我们明明没想加入,却神不知鬼不觉融入了,有时候还莫名站了个队,从此在互联网里多了几百万“敌人”。

有种沾了一手shit却没地方洗的烦恼,无从消解,只能忍着,习惯了也就习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时候吧,如果你批判一下某种shit行为,就有人会说:“你制造shit对立”,“你是不是厌shit”。

也许过几天再来个蓝底白字说“shit只不过臭了点,但没犯法”,好家伙,光宗耀祖的shit不但可能成为美好善良的化身,还要让我们滚出来下跪道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来想去,人还是要多自我反省。

第一,我奶奶教导我不和会叫的狗对叫,第二,学好语文固然重要,但有人认为会胡搅蛮缠才是本事。

只要把素质降一降,看起来像个阅读理解和计算能力都有障碍的ptsd症候群患者,就不会再觉得“与shit同乐”有难度,到时候别说下跪和道歉,就是去当下一个shit我也行,豁然开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我们很多人素质降不下去,我们居然会理性分析,会阅读理解,会推理,会讲逻辑,甚至会就事论事。

我们居然还不分男女,只分好坏。

不仅如此,我们还用上了道德和情感,还企图保留仁义礼智信啥的......太装了,简直格格不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打有了视频和直播,看不懂但不得不接受的东西每天都有。

坐个地铁各种手机外放都是同一首歌:“人在风里人在雨里人在爱的岁月里漂流......”,一觉醒来郭有才日入百万。他唱歌唱出了“男人的无奈,寡妇的忧伤,五保户的迷茫”,还有“草根心路历程”,“十年隐忍终达巅峰”......哪个关键词不是顶天的流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再睡一觉醒来你又会发现,突然间遍地都是“网红”,从早到晚在直播,都做上了“日入百万”的网红梦。

妖魔鬼怪,自我感觉良好。

而且官方还出大力,各种开绿灯,有的不惜调集全市之力,贡献各种特权。

你要问他们到底为社会创造了点啥?

别的没看到,我只看到了直播大军撤离后的一地狼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要你也和这些人一样精致而利己,也有可能月入百万且不用管什么社会责任,可惜大多数人素质还是太高,干不了这样的事。

现在有一批网友活得老不容易了,猜不透又看不懂。

有人前脚吐槽教我们做人的大厂副总,后脚去追“10元一杯速溶咖啡”的街头阿姨。

你猜他们到底是又苦又穷又累的可怜打工人,还是跨越千里只为喝杯速溶咖啡的有钱有闲小资青年。

开水往塑料杯里一泡,这时候也不讲究食品安全了,也不吆喝生活品质了,植脂末泡大的网红们瞄准阿姨身上的金银细软,“这是暴利咖啡赚来的吗?”

你永远不知道他们到底是热爱生活的大好人,还是专门挑事的大卧底。

但可以确定的是普通人平静的生活随时岌岌可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因为某些平台或网红的炒作而失去隐私、话语权和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怀疑自己与世界脱钩,朋友告诉我:“不是你脱钩,是他们火得太离奇,都来不及让你有思想准备。”

我需要有什么思想准备?

可能是做好降低素质、与他们共襄盛举、为他们摇旗呐喊的准备,顺便再教教孩子向他们学习“用各种方式都可以活成更好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底是什么人去看直播和打赏,什么人去消费他们的带货啊?

你可能和我一样,发现自己和身边根本没人看这些网红。但他们却粉丝无数,是不是很神奇?我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昨天各大平台给我推这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一看,里面这些网红一个都没听说过,但他们却是所谓“超级网红”,而且是“身上没个8位数不出门”的那种。

就这样的人,还在直播伸手找小老百姓们打赏,还在带货赚小老百姓们的钱。

这哪是网红,这不会是菩萨吧,打开功德箱,大家都投一投拜一拜,也会变大富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说我们这些“端着”的,理解不了人家的玩法。

你多去三四五六七八九线城镇乡村看看,大把的人不用加班,不用学习,就靠看直播和打赏网红消磨时光。

偶尔再觉得生活太平淡了,上网来点兴风作浪,带带节奏,搞搞对立,搅一下浑水,这日子过得才有滋有味,否则不就成了行尸走肉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的“网红打卡地”比公厕还多。上街走一圈,十个人里五个“网红”在直播。

你在梧桐树下走路得配合他们让一下,你在餐厅吃饭得配合他们别出声,你参观个美术馆还要配合他们腾出地方,你去到某些公园、地铁、车站机场,还要看他们各种搔首弄姿......

出趟门能遇见多少童话啊,一会儿哪吒,一会儿仙女,扭个腰晃个胸你不小心看了一眼人家还要说“让你免费看挺好了,网上看都要付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只要降低个人素质,就能很容易和他们共情——

傻子才努力学习、辛苦工作呢,我们聪明人只要打开直播,说不定哪天爆红网络,日进斗金,那咱还一步一个脚印忙活啥呢。

更别说连有些官方都为他们开绿灯,举力服务,各种资源倾斜......你好好学习认真工作能如此轻松地得到这些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允许一部分「教育失败案例」先秀起来。

下限这种东西,只会持续降低,不会触底反弹。

所以我们的素质要那么高干嘛?素质再高,回头一看,网络要的是下限,同志啊,你白高了。

家长抗议说:“这些乌烟瘴气的风气会影响孩子”。

有人就回应了:“你的孩子是金丝雀吗?”

你看,这家长还是素质太高,居然跟他们理论,居然用影响孩子、破坏教育为依据反对网红。

别忘了现在小孩子坐个高铁飞机出点声音都能被网暴哦,只要以孩子名义反对什么就会被说“培养温室里的花朵”哦,现在是谁不要脸谁有话语权,太要脸的人只能忍着。

你素质那么高,最后什么理也占不到,只会血压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台随便打造一个素人摇身一变成为爆款网红的童话,无数年轻人就趋之若鹜。

以前想赚钱、创业、都是和“奋斗”这个词离不开,无数人白手起家,兢兢业业,克服了多少人性的弱点才能成就一点事业,赚到一桶金。

如今呢,很多人梦想着打开手机就能实现一切,当然这样很容易,因为不需要克服任何人性的弱点,恰恰相反。

只需要利用人性的弱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逆天改命”的人太多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其实归根到底这些人想做什么妖都是人家的自由,只要不违法乱纪,对吧?

想生活,一点问题没有。但你看这些人是想生活吗?对不起,他们是想发财。

因为平台不断“教育”年轻人:当网红有机会一夜暴富,让你少奋斗50年。

平台可从来没让好好学习、认真工作的人做过什么梦,他们只会被嘲笑:老实巴交干10年,还没人家一晚上打几个擦边球挣得多。

十三姐

魔都高影响力KOL

公众号「格十三」「十三姐夫」「十三姐的下午茶」

著有《了不起的中年妇女》《了不起的中国妈妈》《带夫修行》

微博@格十三

视频号「格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