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表明,主战坦克的时代不说是落下帷幕,起码也要开拓创新了,无论是谁来,在无人机满天飞的情况下纷纷折戟,这其中甚至包括美制M1A1“艾布拉姆斯”、德国豹2A6、英国“挑战者2”等,更别提乌克兰自己的主战坦克了,盾与矛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变迁范畴,现阶段显然是“矛”略胜一筹了,一味的加厚装甲显然不太现实,提升存活率不见得非要从“盾”本身入手,可以借助更为高效的机动性、信息化和隐身性能层面入手,起码世界各国的新型坦克方案里都是尽量向这一目标靠拢。

就在近期,一张照片显示,某个新型装甲车辆悄然现身,无人炮塔显得尤为显眼,是不是传闻中的第四代坦克?目前光看图片感觉不太对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图片来源见水印

其实很早之前我国就已传出在研发第四代主战坦克,甚至提及到了电磁装甲等新颖的概念,去年也是多个图片出现,而此次现身的新型装甲车辆是否是第四代还不太清楚,但从履带宽宽度而言,似乎更偏向步兵战车底盘上改进而来的突击车辆(自行突击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曝光的视频截图里,出现了一款具备7对轮的新款主战坦克,其实也能看出履带宽度不大,和印象中的主战坦克相去甚远,反倒与此次现身的新型装甲车辆非常接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试验性质的版本,不是非常注重防护能力,但在整体态势感知、信息化和机型性这几个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展,通过高机动性和强悍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来探索新一代坦克的最终发展方向,当然这也仅仅是一家之言,万一这要是个外贸版,可就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