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真的很奇怪,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去美元化”,可阿根廷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阿根廷想要抛弃比索,全面拥抱美元,这不得不让人感到费解。

事实上,阿根廷早在几十年前就有过推动美元成为他们国家的主流货币。当时的背景是严格的外汇管制与固定的汇率制度并行。尽管这样的尝试旨在稳定经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财政赤字的持续扩大,本国货币汇率被高估,以及出口市场的逐步萎缩,最终导致对美元的固定汇率体系崩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米莱总统曾表示,黑市美元的上涨不会引起政府的担忧。他是这样解释其原因的:"阿根廷中央银行每天都会公开发布外汇购入量、利率和目前央行汇率为930比索。目前的PAIS税为17.5%。税后汇率为1,090比索。对我们来说,这正是官方汇率。"

"黑市美元汇率为1,180比索,除以1,090比索,得到一个8%的差距。对我们来说,汇率是官方汇率再加上17.5%的税率。"他在接受阿根廷媒体LN+采访时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根廷为什么想要美元成为自己国家的主流货币呢?因为阿根廷这些年的经济实在是太糟糕。大家要明白的是,在几十年前,阿根廷曾是一个发达国家。

有数据显示,阿根廷4月出口额65.27亿美元,进口额47.08亿美元,贸易盈余18.2亿美元,市场预期22亿美元。

实时汇率显示,2023年5月,1元人民币约合33阿根廷比索,一年后的2024年5月,1元人民币约合122阿根廷比索。另有数据显示,阿根廷过去12个月累计通胀率达287.9%,今年以来累计通胀率为51.6%,预计全年通货膨胀率将达203.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阿根廷而言,阿根廷希望美元成为自己国家的主流货币,其目的是为了拯救自己国家的经济。那么美元成为阿根廷的主流货币,真的能解决阿根廷的问题吗?

怎么说呢?美元化作为一种经济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阿根廷所面临的经济问题。

对于严重依赖国际贸易的小型国家或地区,采用美元化有助于减少汇率波动和利率变动的风险。这种策略可以防止频繁和剧烈的汇率波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同时增强这些国家政策的可信度和执行效力。

对于那些时常遭受恶性通货膨胀困扰的国家,美元化更是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当国内经济主体对本国货币丧失信心时,美元化能够起到稳定币值和重建市场信心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货币体系中出现两种货币流通时,一种常见的现象是较弱的货币会加速流通,而较强的货币则更可能被公众保存起来,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劣币驱逐良币”。

现今阿根廷正面临类似的情形,工人拿到比索工资后便会迅速将其用于购买日常用品,剩余未花掉的比索则被兑换成美元。尽管官方规定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357比索,但在黑市上,即使出价高达800比索也不一定能换得1美元。因此,美元的流通速度几乎为零,而比索的流通速度不断加快,似乎正趋向于无限大。

一个国家的汇率贬值的本质是什么?说白了就是政府债务高企,没了生产的能力。这些债务不仅包含了政府明面上的负债,还广泛涵盖了公共设施建设的支出、社会福利支出,以及养老金等长期承诺的支出。

失去发行货币的主权” 意味着政府失去了通过发行货币收割所有持币人财富的权力!换言之,一个国家连自己的货币汇率都无法稳定,他还能说得上是一个大国吗?

所以在我看来,阿根廷拥抱美元化,并不能解决阿根廷当下的问题。阿根廷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全面改革,而且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不知道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