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哈尔科夫战事:俄军投入重兵猛烈攻击,要打到第聂伯河去

俄乌战争已经持续了两年多,战争从最初的二战样式的闪电战,慢慢蜕变成为了一战样式的堑壕战,双方在从顿巴斯到赫尔松总计一千多公里的漫长战线上反复厮杀,不过时间进入2024年后,双方的力量对比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乌战争本质上是俄罗斯与北约的对抗)

从5月10日开始,俄军组织兵力从哈尔科夫方向突然进攻乌克兰,乌军猝不及防连连败退,几天内就丢失了十多个村庄,而哈尔科夫州的州府哈尔科夫市也已经进入了俄军炮兵的火力打击范围之内。本次对哈尔科夫的进攻,俄军可以说是经过了精心的准备,这一次进攻作战中俄军出动包括:第11军第18摩步师第11坦克团、第79摩步团;第11军第7摩步团、第9摩步团;第6集团军第138摩步旅;第2特战旅;新组建的第44军第72摩步师第41摩步团;近卫坦克第47师第153坦克团、车臣的西-阿赫玛特营等。俄军N集团军总兵力约5万余人,装备坦克400余辆,各类装甲车930辆。

战斗打响后,俄军分为东西两个方向对哈尔科夫发起猛烈攻击,和2022年第一次进攻哈尔科夫不同,本次俄军采用了稳扎稳打的方式,各部队平行推进,并且以俄军优势的火力开路,尽量不与乌军进行近距离交火,这种战术让俄军在战斗中占据极大的优势。因为从去年年底以来,由于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经费已经用尽,新的援乌经费迟迟批不下来,到去年11月份,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就已经实际停止,而欧洲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根本无力单独援助乌克兰。所以我们看到从去年11月份开始,乌军由于前线缺乏弹药,导致连支援性炮火都极为有限,俄军逐步掌握了战场主动权,从而开始对乌军展开全面反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军本次进攻哈尔科夫能够迅速取得进展,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从俄军方面来说,经过了2年多的战争,俄军已经逐渐掌握的战争的节奏,并且随着俄乌之间后勤保障体系的差异,俄军在战场火力投送方面相比于乌军,已经占据绝对的优势。目前俄军通过采购民用卫星导航组件,为自己的各种航空炸弹都安装了升级制导套件,这样就把一枚普通的航空炸弹变成了一枚具备精确制导能力的滑翔炸弹,不但投弹精度大幅提升,同时由于改装成为滑翔炸弹,其射程也大幅增加。当俄军战斗机在1万米左右高空投弹时,利用滑翔弹翼,一般可以达到50~60公里的射程,这样俄军飞机就可以躲在乌军野战防空打击范围之外,用滑翔炸弹从容的消灭地面上的乌军堡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军重型航空制导滑翔炸弹,虽然改造非常简陋,但确实有效)

鉴于乌军一年多以来,一直在战线上修筑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俄军普通的100公斤、250公斤航空炸弹已经很难有效摧毁乌军的工事和支撑点,所以俄军开始“上强度”,大量在战场上使用1000公斤、1500公斤甚至3000公斤巨型航空炸弹,这些炸弹的杀伤半径高达500~900米,在升级简易制导系统后,基本上一发投下去,就足以摧毁一个乌军的大型地堡,并对乌军一个连构成有效杀伤。俄军在哈尔科夫前线每天使用1000公斤以上航空炸弹超过100枚,从而有效打击了乌军的防守部队,最近一段时间俄军战报提到每天歼灭乌军人数都超过千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使用了这类巨型航空炸弹。

第二,从乌军方面来说,泽连斯基应该算是本次俄军进攻哈尔科夫,并能快速取得进展的重要“助攻”。因为去年12月,泽连斯基刚刚视察了乌军在哈尔科夫的防御阵地,并且大加表扬当地乌克兰守军,甚至还号召其他地区的乌军要向哈尔科夫学习。泽连斯基的做法,再加上自从俄军上一次撤离哈尔科夫后,乌军确实在此地大兴土木,这让俄军认为哈尔科夫是一块硬骨头,因此为进攻哈尔科夫准备了充足的火力。但是没想到守卫哈尔科夫的乌军一触即溃,根据报道,在俄军进攻的两个方向上,分别有乌克兰国民军第110旅和125旅,都是刚听到炮声,还没见到俄军,就集体丢下阵地转身逃跑。

(泽连斯基刚表扬哈尔科夫“固若金汤”,然后哈尔科夫就被揍了……)

乌军这两个旅在乌军内部也是出了名的“逃跑旅”,其中第110旅还曾经参加过巴赫穆特战役,那一次该旅就是听到俄军炮声后,立即丢下阵地,转身逃跑,由此导致了乌军防线出现巨大缺口,而瓦格纳就是抓住了这个机会,从110旅留下的缺口冲进去,一举冲垮了乌军防线,最终赢得了巴赫穆特胜利。如今在哈尔科夫,110旅同样一枪未放就抛弃阵地全部逃离,以至于俄军进入空无一人的乌军阵地,还以为是乌军玩“空城计”。总之,俄军最初认为哈尔科夫是一块“硬骨头”,然而冲进去才发现,原来是一个“软柿子”,而这也是俄军能够在哈尔科夫快速推进的根本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来以为是啃硬骨头,没想到是捏软柿子,目前俄军距离哈尔科夫仅有17公里)

俄军在哈尔科夫快速推进,从战略上看,是给顿巴斯解围,因为在俄乌双方都在顿巴斯地区投入重兵,虽然俄军的进攻在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势头良好,但是面对已经修筑坚固阵地,并且拼死抵抗的乌军,俄军的进展普遍不大,根据统计每攻占一个村庄都需要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这种推进效率太低,而且即便是有重型航空炸弹的配合,对于已经修筑坚固防御阵地的乌军,所能构成的杀伤力也不大。在这种情况下,俄军改变进攻方向,从哈尔科夫突然攻入乌克兰,这就相当于在乌军后腰上扎了一刀。

哈尔科夫是乌克兰重要的公路、铁路枢纽,从乌后方运送的武器弹药和补给物资,大部分要通过哈尔科夫运往顿巴斯前线,而哈尔科夫市距离俄乌边境仅30多公里,俄军使用152毫米榴弹炮就能打到哈尔科夫市内,因此如果能拿下哈尔科夫,那就等于切断了乌军前线最重要的后勤补给,一旦乌军失去了补给,那么随时有可能出现崩溃。这样的战术在我们古代兵法上,叫做“釜底抽薪”,俄军之所以集中5万余人的精锐部队,并且配备大量新生产的坦克装甲车猛攻哈尔科夫,就是为了“事半功倍”的解决顿巴斯的乌克兰守军。

当然乌军也不是傻子,在俄军突然进攻哈尔科夫,导致乌军出现混乱之后,乌克兰最高指挥部迅速做出了两手部署:第一,从顿巴斯地区调动兵力,火速支援哈尔科夫,竭力避免后路被切断;第二,在俄乌战线南部的赫尔松、克里米亚地区发起攻势,对俄军施压,迫使俄军向南线增兵,从而减轻顿巴斯和哈尔科夫方向上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克兰使用ATACMS导弹袭击俄军贝尔贝克机场)

应该说,乌军的效率还是很高的,在哈尔科夫方面交火一周后,乌军增援部队抵达了前线,而俄军的进攻速度明显放缓。另外乌军使用美制M142“海马斯”火箭炮发射ATACMS陆军战术导弹,在克里米亚方向对俄军空军基地和防空导弹阵地发动了卓有成效的打击。综合俄乌双方的报道来看,乌军至少对俄军发射了16枚ATACMS导弹,而俄军拦截了大概10枚,剩余导弹有部分命中了俄军在克里米亚的贝尔贝克空军基地,摧毁多架俄军战斗机,同时还摧毁了俄军一个储备有45万升航空燃油的油库。同时乌军导弹还分别摧毁了俄军S-300和S-400防空系统各一套,可以算是战果辉煌。

同时乌军的自杀式无人艇在克里米亚击沉一艘俄军扫雷舰,乌军小股部队还多次趁夜色,渡过第聂伯河,对俄军阵地发起攻击。乌军行动无疑给俄军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打击,不过总体来看,并不足以改变南线俄乌双方的力量对比,更无法真正调动俄军部队。所以说,乌军的想法不错,但由于自身实力不足,根本无法实现战略构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军建造的地堡)

从过去2年多的战局来看,俄乌双方在东乌地区已经形成胶着状态,战争从二战时期装甲突击的“闪电战”,转变为一战时期的堑壕战,虽然在掌握战略主动权后,俄军如今一直在向前推进,但推进速度相当缓慢,在顿巴斯地区也就是大约平均一周一个村庄的水平,而在赫尔松和扎波罗热方向,俄军已经很长时间裹足不前,并且还频繁遭到乌军的小规模反击,战术上相当被动。

之所以在21世纪的今天,还能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堑壕战,并不是网络上所说的,俄乌军队装备水平差,打不起现代化战争——起码乌克兰就不是!因为乌克兰是得到了北约的全力支援,其军队装备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北约制式武器,而且乌军主力部队也大多由北约负责训练,其战术运用都是北约式的。但即便如此,乌军依然与俄军打成胶着,这就不是装备的问题,而是双方实力对比达到了平衡,谁也没办法突破平衡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军现在几乎所有的航空弹药,都增加了卫星导航和滑翔弹翼,具备精确打击能力)

虽然战场上俄乌双方客观上形成了动态平衡,但主观上, 显然谁也不愿意陷入这种无穷无尽的消耗之中,所以我们看到,俄罗斯方面今年相继展开了众多“大动作”,试图尽快结束这种血肉磨坊一般的消耗战:首先,由于俄罗斯目前还面临着北约的重大军事压力,所以其武装力量的主力不能动,只能集中部署在西部地区,与北约对峙,这样就意味着俄军能够投入乌克兰战场的兵力总体上是有限的,而且动员太多部队将会对俄罗斯的整体经济构成较大影响,这也是俄方不远看到的。既然人员兵力不能有大动作,剩下的就只有继续在火力方面做文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军采购的国外弹药)

我们看到,今年以来俄罗斯从亚洲采购了大量现成武器装备,以及大批工业设备等装备,例如从朝鲜持续采购大量的炮弹、火箭弹等乌。根据乌方报道称,俄军在哈尔科夫和顿巴斯都使用了朝鲜提供的火箭弹和短程战术导弹,并且从打击效果来看,朝鲜武器的水平并不亚于俄罗斯自己。除了从朝鲜采购大量现成的武器弹药, 俄罗斯还从某东方大国采购了大量的数控机床以及其他工业设备,而其中最让西方和乌克兰关注的是,俄罗斯从“东大”采购了多套电渣重熔设备,这种设备是一种具备军民两用性能的高敏感设备,俄罗斯从东大采购这种设备,不但不讲价,甚至连二手设备都要,这已经让乌克兰和北约感到了深深的绝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渣重熔炉)

电渣重熔设备主要是用于生产和加工高硬度金属,这项技术原本是苏联的发明,最初就是用来制造火炮的炮管和炮弹,但后来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经济崩溃,这项技术最终流散到国外,而在俄罗斯却“失传”了。目前俄罗斯只有2家能够生产火炮炮管的企业,分别是彼尔姆的莫托维利哈工厂和伏尔加格勒的巴里卡迪工厂,但是受技术水平限制,二者的炮管产量都很低,但由于俄乌战事紧张,俄军对于炮管的需求非常大,这是因为传统身管火炮在开火时,膛压非常高,火药爆燃推动炮弹运动,会对火炮的内膛构成很大烧蚀,特别是会磨损火炮的膛线,而膛线一旦磨损到一定程度,火炮的射击精度就会大幅下降,从而导致无法有效使用。

所以一般情况下,身管火炮一般发射2000~5000发炮弹,就要更换炮管,而在俄乌战场上,这意味着通常每隔3天,俄军火炮就需要更换炮管,由此可以看出俄军对炮管的需求量有多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正在全面启动其军工生产)

在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主动切断了与俄罗斯的经贸联系,同时俄罗斯也无法继续从西方采购维持其工业产业链所需的各类机械设备,但如今通过和东大的经贸往来,俄罗斯不但填补了自身产业链的空缺,同时还大幅提升了各类产品的产能,因为东大是全球唯一的全科产业链大国,俄罗斯所需的任何设备和产品,东大都能提供,而俄罗斯自身地大物博,任何自然资源都很丰富,如今有了东大提供的各类机械设备,俄罗斯自己就可以建立完善高效的军工产业体系,例如俄罗斯采购的各类数控机床可以用于加工炮弹、炮管、航空炸弹等装备,而电渣重熔设备则可以用于保障俄罗斯制造足够多的炮管备用。

总而言之,现代战争归根结底就是各国之间工业产业链之间的较量,北约虽然有31个成员国,但所有国家都没有完善的产业链,生产炮弹所需的硝化棉、制造精密电子设备的锗、镓等半导体元素等,都需要大量从外部进口,一旦被卡脖子,就只能干瞪眼。而俄罗斯有充足的自然资源,只要能够恢复军工产业链,就能自行生产无穷无尽的武器弹药,虽然俄式武器相对乌克兰手中的西方武器,在性能上略有不足,但由于俄式武器“量大管饱”,所以可以在战场上对乌军构成压倒性优势,而这种优势正在随着俄军的不断进攻,转化为战场上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约欧洲盟国的家底快要被掏空了)

可以预见的是,由于基辅当局刚刚得到美国610亿美元的新一批军事援助,所以今年这一年俄乌战争大概率还是不会停火,但是随着俄罗斯逐渐建立完善的军工产业链,俄军将会不断巩固在战场上的优势地位,而乌军基本上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东乌地区,而是会持续稳步向乌克兰西部推进,只要基辅当局始终不肯选择投降,那么俄军将来很有可能会推进到第聂伯河一线,并且以第聂伯河为界,划分东西乌克兰,因为在历史上,乌克兰在很长时间内就是以第聂伯河为界划分东西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