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8月国家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以来,已近10年。这10年间,“智慧医院”已脱离通过技术和结果推导出来的抽象概念,超越单纯的技术堆砌或单一功能的范畴,逐步演进为具体且层次丰富的体系,有了自己的生长方向。

随之而至的,是越来越多的优秀国产厂商参与其中,不断丰富解决方案维度。如今,行业中不仅有智慧医疗领域深耕多年的老牌企业与新兴创业公司,革新自身解决方案,更有巨头跨界入局,为智慧医院建设探索出新方向。

在近日举办的全国医院建设大会暨国际医院建设、装备及管理展览会(简称CHCC 2024)上,这一趋势已然显现。

展区之中,美的楼宇科技以“智慧医院合伙人”的身份,携“智慧医院LIFE3.0解决方案”亮相,将自身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与医疗行业深度融合,拔高核心产品的技术壁垒,跳出医院智能化常见的“改模块、增设备、换软件”的局部建设思路,聚焦医院资源的高效协同与节能减负,重新定义智慧医院建设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的重新定义

智慧医院建设路径

当下,“智慧医院”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医院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国家层面正积极完善相关政策,为智慧医院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明确的发展方向。

2020年,《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先是提出加快补齐内部运营管理短板和弱项,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同时明确了运营管理重点任务。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又进一步提出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后续,《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则明确了“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方向,并将信息化作为医院基本建设的优先领域,以及提升“国考”成绩和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抓手。

细读政策,足以发现,营管理范畴重点已细化至资源配置、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后勤管理、运营风险管理、内部绩效考核、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方面面。

不过,尽管已有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指引,但“智慧医院”建设如何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仍然是一道需要院方和厂商结合实际情况一同攻克的难题。

例如在医院实际建设的过程中,许多医院便存在系统和应用层面革新上投入了较多精力,却忽视了顶层设计及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致使许多智慧医院能用但不高效,造价昂贵却难以实现其价值的问题。

同时,由于系统复杂度的提升推动各类数据流成倍增加,治理难度陡增,而传统信息化企业在智慧医院系统建设上虽然颇具经验,却不一定能将系统与基础设施完美融合等问题,医院要想找到一套能够兼具智慧建设软硬件建设的综合性解决方案也并非易事。

针对这一系列痛点,美的楼宇科技以自身在智慧医院顶层设计与规划、基于医疗场景的智能化集成、以及包括暖通空调、楼宇自控、电梯、洁净工程在内的产品打造能力为根本,开发出新式解决方案,为智慧医疗建设打开了新局面。

节能减负+医效升级,美的楼宇科技创新LIFE3.0解决方案

在CHCC上,美的楼宇科技美控智慧建筑总经理孙靖博士对智慧医院建设路径进行了全新定义。

在美的楼宇科技的构想中,智慧医院的定义需要伴随时代、以及医患需求而不断“成长”。唯有具备体制与机制的支撑,进行全生命周期的顶层设计,才能更好地支撑其持续运行。传统医疗系统以技术为中心的层级化技术结构,医院无法通过顶层系统去影响下面的各个子系统,同时因为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强耦合关联,整体迭代速度也会非常缓慢,极可能导致竣工即过时等情况出现。

因此,美的楼宇科技打破了传统智慧医院建设形式,提出“LIFE”框架,强调融合交通流(Logistics)、信息流(Information)、体验流(Feeling)、能源流(Energy),将技术和资源围绕场景和医疗流程扁平化集成,使“智慧”能够深入渗透至各个细分医疗空间,同时结合空间中的具体需求,快速解耦及迭代,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应用,满足医院需求。

基于这一思路,2019年美的楼宇科技推出LIFE1.0,从人行物流、信息流、体验流、能源流四个维度着手,搭建起智慧医院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框架,发挥企业“大平台”的能力。到2022年,进一步推出LIFE2.0,运用“大平台、小场景”的立体化方法论,赋能各医疗空间,完成从“系统集成”到“场景应用”的变革;而此次推出的LIFE3.0则是围绕节能、安全和效率,对各细分空间中的系统及产品方案的全面进化升级,重塑传统医疗流程与模式,实现医疗资源的高效协同。

在此框架之下,美的楼宇科技围绕门急诊空间、住院病区、手术部与医技科室,以及后勤指挥中心四个方面,推出了美的智慧医疗全场景解决方案与核心产品。其中,解决方案包括智慧诊疗空间、智慧病房、后勤指挥中心等场景解决方案,产品则小至阀门、温控面板、变频器,大至系统平台、电梯、氟机、水机。

如今,美的楼宇科技更是以LIFE3.0为指引,进一步对其核心产品进行技术升级,以实现“节能减负”“医效升级”的目标。

主机维保费用下降50%,

美的何以做到?

医院作为兼具公共建筑与工业建筑属性的复杂建筑,在能源方面消耗极大。相关数据显示,医院单平方能耗可能超出常规建筑的30%—50%。

去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结合最新政策文件,修订形成《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3版)》,优化第34项“万元收入能耗支出”指标,更是体现国家对于加强医院节能管理工作,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的决心。

但要实现“节能减负”“医效升级”,必须首先解决行业能耗高、碳排放量大的问题。

作为“节能增效”的典型,美的楼宇科技仅针对医院的中央能源机房场景,就提供了高效机房全链路解决方案。

在机房主机设备方面,美的打破了传统离心机使用机油进行维护的局限,自主研制鲲禹新一代磁悬浮变频离心机,以此降低机器运行功率、能源消耗与设备维护成本。据了解,这一全系统机组能效高达COP7.41、IPLV10.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鲲禹新一代磁悬浮变频离心机采用模块化设计,在改造场景下,灵活扩容、安装便利。

美的还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磁悬浮压缩机,适用于各品牌主机,解决未达到报废年限的老旧水冷螺杆机组的节能改造需求,将改造后能效提升30%—40%,主机维保费用下降50%。

除以核心技术升级硬件方式降低医院能耗占比外,美的楼宇科技还自主研发了i管家智慧运维软件,通过日程管理管理、锁定功能、权限设定、多级管理员设定、月度分析报告等服务的提供,以及内置算法对使用行为的分析,进一步降低空调设备能耗,提升设备管理效率。从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双向发力,实现暖通+自控+程序的软硬一体化设计。

对此,山西省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管理处处长吕晋栋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谈道:“传统能源管理方式缺乏科学和灵活的管理机制,老旧医院改造也并不完整,造成了医院大量的能源浪费。但当前,节能减耗已成为公立医院‘国考’重要指标。仅水电气热、环境卫生、建筑用房等后勤管理场景,国产厂商便大有可为。美的楼宇科技提供了一个很好示范,其自主研发的鲲禹新一代磁悬浮变频离心机便从设计原理层面实现了能源的控制,此外,企业还通过智慧运维系统进一步降低了医院能耗占比。”

解决方案落地至

2071家医院

基于在硬科技与软件系统方面的实力,以及对于智慧医院建设的深入理解,如今美的楼宇科技的解决方案已在全国316个城市,2071家医院落地。其中包括上海同济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在内的公立医院,也包括和祐国际医院、上海嘉会国际医院等私立医院

和祐国际医院作为全面落实美的楼宇科技智慧医院建设理念的医疗机构,真正实现了在确保各功能模块完备的基础上,通过顶层设计,将各子系统分层建设、分步实施,构建起以患者为中心的扁平化、集中化的诊疗流程,优化就医体验。同时,用数据驱动,提升医院运营效率,解决不同场景下医院管理问题,打造集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运维及智慧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医疗服务平台,成为独具特色的智慧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合和祐国际医院项目案例,孙靖博士对其解决方案的价值进行了分享:“和祐医院的行政楼投入使用,虽然建筑面积仅为2.9万平方米,但一个月的能耗却超50万元,按此数据估算,整个医院开业后一年的能耗将高达6000万元。若能实现20%的节能,将节省1200万元,相当于医院约2亿元的医疗创收,以此为基础进行估算,其每年能耗高达约6,000万以上。若能够实现20%的节能目标,即每年预计可节约能耗约1,200万。”

在推进智慧医院的建设上,美的楼宇科技无疑已通过深入探究智慧医院建设,以及“LIFE”解决方案的实践逐步完善其对智慧医院的设想,以推动医疗行业前进发展。而其解决方案的价值,也将在医院的应用过程中逐步得到体现。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