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南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土柏岗乡沙牛岗社区,温室大棚分立田间,居民赵卫民正在棚内除草、整枝、浇水。赵卫民介绍,大棚里的温度与湿度很适合西瓜生长,他选用的是抗病性强的麒麟品种,种出的瓜皮薄、甜度高,多地超市都主动要求供货。

此前,沙牛岗社区以种植传统水稻、小麦为主,耕地利用不充分,农民收入有限。为突破产业发展瓶颈,结合该社区土壤肥沃、地势缓坦,适宜开展大棚种植等特点,社区两委经反复讨论决定,因地制宜发展大棚经济。

有了目标,社区干部专程到果蔬种植基地学习先进种植经验,返程后成立良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采用设施大棚技术开展种植。

沙牛岗社区书记赵洪利表示,合作社严格实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为种植户统一购置大棚,提供优良种子、化肥与农药,并科学安排种植时间。目前主要种植西瓜、辣椒、甘蓝、菜花等瓜果蔬菜,通过多元化的种植模式,实现了一地多用、一年多收。

随着沙牛岗社区产品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大伙儿干劲更足了,信心也更加坚定。该社区趁热打铁,积极探索“合作社+大棚+农户+N”发展模式,通过扩大种植规模、开设趣味采摘园、开展电商销售等方式,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通过因地制宜发展大棚经济,沙牛岗社区的干部群众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目前,社区共搭建大棚40余座,年产瓜果蔬菜约46万斤,年收入可达100万元。科学化种植、规模化发展的大棚经济,不仅带动辖区群众就业增收,还让社区产业发展有了新亮点。顺河回族区还坚持“项目为王”与“绿色发展”有机结合,坚持强化农业资源保护,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全力保障耕地和粮食安全。

顺河回族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波涛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全力守好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底线,激发区域经济活力,以产聚人、以人促产,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尽可能让农民参与进来,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绘就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 (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