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文章根据军队转业干部陈飞鸿同志口述自己的真实经历整理,为便于阅读编者对个别细节合理虚构。】

1980年征兵时,一些家长不想让孩子当兵,大队领导亲自到我家动员我报名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检,还承诺当兵后大队优先分给宅基地,我入伍后不曾想在部队干了22年。

人年轻时有许多路可供选择,回想起自己40多年前征兵时的经历,感觉挺有意思的。

1979年12月,大队部外面的土墙上张贴出“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踊跃接受祖国挑选!”的征兵标语,与往年不同青年踊跃参军不同的是,今年大队干部和民兵连长却挨家挨户动员年龄18、19岁的适龄青年报名应征。

然而,大队干部们跑了几天,说了许多好话,却没有出现往年青年人争相报名时的那种场面,甚至一些年轻人还被家长催着躲到外地的情况。

原来,这一年的2月爆发反击作战,我军果断出击,沉重打击了不断挑起事端的越军,打出了国威、军威,然而战争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指战员的伤亡。

战斗结束,我们大队有3个军人家庭收到了烈士通知书,邻居王照祥的二哥,就在这场战争中光荣牺牲,他们家收到部队寄来的阵亡烈士牺牲通知书后,王照祥全家陷入了悲痛之中。

3月底,王照祥的父亲和大哥被接到部队,他们参加了追悼大会,他们离开家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我的母亲经常到他们家陪伴王照祥的母亲,并让我们帮他们家照看地里的庄稼,包括先给他们家的地浇水。

虽然他们家事后收到了500元的抚恤金,他们家的人缺吃少穿,而且王照祥的爷爷还重病在床,但他们谁都不愿动用那笔抚恤款,后来,王照祥的爷爷去世,他们才不得不从中拿出部分钱安葬老人。

到了这一年12月部队征兵的时候,许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到部队会上战场,担心会出现王照祥家那样的状况,为人父母的这点私心,完全可以理解,这并不能说明我们村的人贪生怕死,于是,这一年部队征兵时,就出现了不想让孩子去报名的情况,有人趁机传播当兵会死人的消极话语,确实影响了一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

然而,作为热血青年,我从小就知道当兵打仗难免有牺牲,战争年代无数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同侵略者、同国内外敌人进行了长期而艰苦卓绝的斗争,无数英雄牺牲才赢得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实已经证明,要奋斗就会有牺牲。

我当然不信这样的话,12月3日一大早,我和发小陈飞飞、陈小光一起悄悄地出了门,想先去公社把名报上,但是,就是我们去往公社的路上,不知谁走漏了风声,就在我们快到公社的时候,我们三家的父母、哥哥们风风火火地把我们截住,当面数落我们不听话,并把我们拉回了家。

眼看着征兵体检的日子就要到了,报名的人却寥寥无几,远远达不到指标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下公社领导着急了,如果完不成征兵指标,问题就大了,于是,公社一方面连夜开会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方面紧急向县上汇报。

很快,县里也察觉了问题所在,出台了奖励和激励措施,不仅依法给予经济补助,还规定每一个到部队去的义务兵,都能优先挑选分到好一点的宅基地,享受各级组织给予的优待……

12月6日一大早,大队林主任亲自来到我们家,做我父母的工作,林主任显然知道我们家男孩子多、而我又符合征兵条件的情况,他说弟兄们多,让一个孩子去当兵,不会给家庭带来多少不利的影响,还说让我先挑好的宅基地,并承诺家里以后有啥困难,公社一定会出面帮助解决的。

当了一辈子本分农民的父母,没想到公社一把手会登门来做孩子征兵的工作,其实,我的父母也是爱党爱国的老实人,他们感恩党的领导,大家才过上一天好于一天的生活,孩子当兵尽义务,不仅是应该,而且也是必须的,只不过他们不愿意去当出头的鸟,也怕人说假积极。

如今大队领导亲自来劝孩子当兵,况且还有一些优惠的政策和规定,父母便支持我去报名,于是,当天下午我就到了公社武装部,当我到公社大院后面武装部那一排房子时,那里已经聚集了一些和我年龄一样大的年轻人。

8日,我们按照通知的时间到了机械厂医院,这家军工厂医院条件相对较好,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征兵体检一般都在这里,当天的体检很顺利,我顺利通过了各科的检查,12日,接兵部队的领导和公社武装部一行3人来家访,父亲当着部队同志的面表态支持我当兵。

12日,村民兵连长通知我到武装部领入伍通知书,同时,我还领到了羡慕已久的绿军装,当我把新军装和背包拿回家的时候,我们家像过年一样热烈,我终于验上了兵,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那一刻,只有母亲一个人躲了出去。

离开家乡的时间到了,15日上午,公社外面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公社租来的3辆大客车已经在公社外面的路边停成了一排,穿着崭新军装的男青年,相继被亲人们簇拥着陆续达到了集合地点。

9点多一点,武装部的同志把我们召集到一起,说集合的时间到了,要求全体新兵同志登车,我们排着队上了客车,客车缓缓启动,鞭炮和锣鼓齐鸣,我看到了母亲频繁地用衣袖擦眼睛,父亲和哥哥姐姐弟弟他们挥手向我告别。

11点多,我们到了县武装部,午饭后没有休息,载着我们客车便离开了县城,驶往市里的火车站,第二天夜里,我们终于达到了梦寐以求的部队。

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我被分到了师防化营三连,成了一名防化兵。说实在的,在下连之前,我对防化兵几乎一无所知,脑子里仅有的一点防化知识,还停留在战争电影出现的“烟雾弹”、头上戴的“猪鼻子”,其它的就什么也都不知道了。

下连后,连队的防化专业比较齐全,我们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反复练习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武器的操作技能,就连防化服我们也要反复练习穿戴。

让我没想到的是,厚重的防化服装穿到身上并不轻松,冬天还好受一点,一到夏天,不到两个小时,防化靴子都能倒水来,人就像洗过澡一样,回到连队,我们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洗澡,而是大口灌凉白开、喝绿豆水。

然而,真正让我想不到的是,班长张大壮提醒我们,无论是上战场还是平时的训练,穿好防护服是基本功,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防化战士,先要穿好防护服。

但是,我第一次看到防护服时,感觉这玩意儿不仅宽大、厚重、模样丑,还有一股难闻的橡胶味,戴上面具后的确挺像猪八戒,十分的滑稽。

在训练中,班长提醒我们,要想做到穿、叠防护服又快又好,至少要上千次练习穿叠衣服!我们请教穿戴防护服的诀窍,班长却说没有诀窍,只能刻苦练习,熟能生巧。

然而,当初我并不有全听班长的话,只想着提高穿脱衣服的速度就行了,而叠衣服时却十分的马虎。

报告班长,我突破2分钟了!班长却说,像你这样只讲究快是不行的,气密性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一切白废!班长让我们走进气密性检查室,果然不久我们都被模拟毒气给呛了出来。

“我们这样的作战服装,人人不仅要穿脱一千次,还要认真叠上一千次,实际操作时,穿上防护服2分钟可以做到,但是想折叠好防护服却要用5分多钟,班长说叠不好防护服,就会增多折痕,影响穿戴速度和防护效果。

一叠一收,不仅仅是穿脱衣服,更是赢得战斗胜利的关键!

在班长的尽心指导下,我们按规程练习成百上千遍防护服的穿和叠,面具也是反复戴上、检查、脱下、再戴……时间长了,我们的脸上留下防毒面具的深深勒痕,脚底和手臂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令人意外的是,我们还要经常与各类化学品打交道,处理不好就会出现危险,必须严格按规程操作、严谨细致,我们只能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反复练习,摸清常见毒剂的“脾气秉性”,进而有针对性地调配消毒剂、判断洗消密度,还要根据作战环境的变化调整洗消作业,时间久了,终于做到了熟能生巧。

1980年10月底,我们参加了只有阿拉伯数字代号的军事演习,演习的十多天时间里,我们在西北隔壁滩上,克服地形和风沙带来的种种不便,圆满完成了预定任务,我们也在演习中一点点积累了实战技能和经验。

1981年,老班长退伍后我被任命为班长,1983年,我作为班长和业务尖子被破格提干,后来,我当排长、参谋、副营长、司令部副参谋长,参谋长,2002年转业到我们老家所在市的工业局,2012年4月退休。

回想往事,十分感谢当年公社主任登门做应征的工作,也感恩父母家人的理解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支持,才有了我的今天!

人的一生有许多可能,有的可能直接关乎未来、关乎理想和幸福!

在懵懂年龄大队劝我们参军入伍,给了我们向阳而生的机会,感恩时代!

【内容据军转干部陈飞鸿口述自己的真实经历整理,个别细节有虚构。文章不代表作者观点,无不良导向,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图片源自网络,如侵权请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