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生活,用第一人称讲述,更简单直接。

妈妈着急的给我打电话:丫头,你照顾好自己,我回老家了,外婆生病住院没人照顾,外公去世了,我不能看着不管,在省立医院,很严重,骨头都烂了,需要动手术。

我说:妈,那大姨和舅舅呢?他们怎么没去照顾?

妈妈说:他们做生意忙,没时间,我先去照顾,等你大舅来了,再商量怎么办,现在小姨在医院,打电话让我先过去。

我以为妈妈会和几个兄弟姐妹,一起照顾生病的外婆,没想到妈妈到了以后,他们几个人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舅舅率先找好了医院,把外婆和妈妈安排在一个小旅馆,等到住院,妈妈和外婆等了一个星期,终于住院了,手术当天,只有舅舅一个人过来了,签了字,其他人都以做生意忙为理由,干脆不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问妈妈:外婆要住院多久?

妈妈说:估计要一两个月,到你生孩子,我不一定能回的来。

我说:那好吧,你照顾好自己,别不舍得吃喝。

其实当时,我们家日子过得也挺不容易,弟弟还没结婚,爸妈在工地打工挣钱,攒钱给弟弟结婚,但是妈妈的哥哥、姐姐、妹妹,都是市区里面做生意的,大姨家甚至有上千万的家产,但是对于养老的问题,我当时觉得他们还是无一例外的选择了躲避,把最老实的妈妈,当成了护工,照顾着他们共同的母亲-外婆。

爸爸属于心急的人,自己挣得不多,也比较心疼钱,妈妈一时半会不回去打工,心里堵得慌,和妈妈闹别扭,觉得妈妈太傻了,其他人都不照顾,她离得最远,还跑回老家照顾,一天两百元的工资,也没了,一两个月加上吃喝,需要一万多,弟弟还没结婚,家里花钱的地方还很多,妈妈怎么不知道过日子。

没钱的人,永远都在算怎么多攒点钱,毕竟对于爸妈这样只能靠卖苦力挣钱的,他们深知挣钱的不容易,那么炎热的夏天,全身汗透了,累的不想起床,但是都舍不得休息一天,觉得少赚一毛钱都是亏得,所以妈妈这么做,无疑让爸爸怒火中烧。

妈妈又何尝不知道爸爸的想法,但是她的道德感,不允许她怎么做,她和爸爸说:几个兄弟姐妹商量好了,给我付工资,但我也不多要,我们看最后到底照顾了多少天,把我自己的除外,其他的他们几个平摊,给我钱,就当找护工了,是我自己亲妈,我照顾也是应该的。

这些话,其实后来我才知道,是说给爸爸听得,妈妈的兄弟姐妹,并没有给过任何承诺,甚至没提谁照顾几天的事情,默默的把病床上的外婆,扔给了妈妈。

我爸是个要面子的人,被我妈这么一说,反而不好意思了:都是一家人,还谈什么钱,你想待到什么时候,待到什么时候吧。

差不多一个半月,外婆出院了,舅舅和几个姨娘都过来了,把外婆接回了老家,外婆生了五个子女,剩下的每人给妈妈拿了3000元,当做是妈妈的护理费用。

妈妈说:这钱,我不能收,都是兄弟姐妹,说这么多就见外了,但是我现在说好,以后老娘生病,我们轮流照顾,分到谁家,谁照顾,请护工还是自己照顾都行,别指望我了,我家也需要生活,希望你们能理解。

这一次,妈妈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毕竟当初外公住院两个月,也是妈妈一个人照顾的,她知道,再这样下去,自己只会变成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那以后,外婆生病,大家也心知肚明,妈妈不会在愿意一个人承担养老的重任,所以都自己默默地去医院照顾外婆。

但是让妈妈感动的是,弟弟结婚,每个兄弟姐妹,都给了5000元的红包,妈妈拒绝,他们还生气,觉得这是妈妈应得的。

其实妈妈心里比谁都明白,因为妈妈属于老实人,脸皮又薄,即使家里没钱也不好问兄弟姐妹借钱,他们是在变相的补贴妈妈,以及感谢妈妈当初主动照顾外公外婆。

所以说子女贫富差距大,往往养老是没什么大问题的,更多时候,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心都往一块使,矛盾自然都消失了。

最怕的是几个子女都没钱,看病看护都成了问题,这样的老人老了往往焦心受罪,想着子女不容易不愿意去医院,即使去了医院,也无时无刻不再焦心没钱看病,没人看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