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朱燕红 万晨茜 王琛钰

潦河,江西五大河流之修河的最大支流,因“九曲不受束,下注成泽”而称潦。依傍着潦河,千百年来赣鄱人兴水之利,御水之害,修建了潦河灌区。

潦河灌区是江西三大灌区之一,2021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辐射33.6万良亩和26.1万人口,全年灌区粮食总产量5.6亿斤,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水土保持等综合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

改造提升 坚固灌区“长龙”

浅夏,奉新南潦河畔,除险加固后的南潦闸坝宛若坚固长龙横卧在南潦河之上,坝外一渠清水悠然远去。

时光的钟摆往回拨一拨,这里可不是如今安详的景象。因建设年代久远,南潦闸坝出现了砼自然老化,闸门构件锈蚀,闸门漏水严重,启闭设备陈旧和使用困难等诸多问题,进而带来防洪标准低、蓄水量减少等运行安全隐患,已不能满足灌区安全用水的要求。

江西省潦河工程管理局(以下简称潦管局)建管科科长肖合伟介绍,灌区的奉新南潦闸坝、北潦闸坝、洋河闸坝、安义南潦闸坝是潦河上极端重要的防汛重器工程,为了让水利工程的防洪减灾作用持续发挥,从2013年起,潦管局对上述四座闸坝的“病症”进行了针对性地改造提升。

如今,灌区工程体系得到大力完善,工程综合效益显著提高。潦管局党委书记邓武彬用一组数据进行了说明:设计洪水标准提高到3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有效改善灌溉面积10.0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每亩年增产108公斤,每年新增灌溉效益1176.93万元,对振兴乡村,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为了顺应当地百姓对防汛、灌溉和生态的要求,潦管局还对灌排基础设施进行了精细化整治。清淤、疏浚、拓建,防渗衬砌,生态护坡,结合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建设,新建亲水、戏水台阶等等。

“经过2年的改造,当前7条干渠基本打通,多个病险工程得到整治,规模性渠道垮塌、漫堤、管涌等恶性水毁事件基本消除。农田排涝能力达到10年一遇的标准。”潦管局副局长张文生欣喜地说。

同样欣喜的还有安义县石鼻镇前进村的村民熊林国,“以前汛期一到,沿渠的我们可提心吊胆了,生怕被淹,现在好了,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智慧赋能 提升精准监测

在安义南潦管理站中控调度室,灌区干支渠的水位、流量和引用水量信息实时清晰地呈现在大屏幕上,鼠标一点,需要什么信息即可弹窗出来。

信息化及数字化建设是近年来潦河灌区推进灌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邓武彬介绍,当前,潦河灌区信息化建设已基本实现信息采集自动化、闸门控制远程集中化、水情管理信息化、工程巡检智慧化、灌区管理现代化。目前,灌区累计建有流量采集点189处,水位采集127处,主要闸位采集点33处、图像采集117处,雨情采集5处、墒情采集4处;水闸远程控制建设14处49孔,视频监控15处,摄像头301个,安全巡查无人机4台……基本实现了支渠以上取水点、干渠乡镇分界点的水情信息采集,基本覆盖灌区主要的进水闸、节制闸及泄水闸。

“通过各种监测器、传感器、视频图像等手段实时采集水位、流速、降雨量等数据,并将其传输到工程管理业务应用平台。实时监测数据就能够及时发现水雨情变化,为灌区的水情管控及防汛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潦管局副局长黄韬告诉记者,“工程管理业务应用平台还实现了远程监控和管理,监测人员可以远程监控水情,实时掌握灌区工程运行情况,并进行远程集中控制,提高灌区管理工作和防汛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感。”

当前,潦管局正作为江西省数字孪生潦河水网先行先试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正在全力组建江西省数字孪生潦河水网业务应用平台,以更精准地实现潦河水系防洪“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水资源调度“四预”、水生态环境“四预”及水工程安全“四预”,为整个潦河流域水资源的多目标联合调度及正、反向推演提供强有力支撑。

精谋细作 筑牢应急屏障

4月清明,一场强降雨袭击潦河流域。山水来势凶猛,河流水位上涨,导致部分渠道塌方,工程存在不同程度水毁,灌区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为及时有效处置险情,我们第一时间赶到灾情现场,组织抢险队清理渠道内塌方石块、树枝、泥沙等淤塞物,防止因渠道堵塞和强暴雨双层压力造成更严重的垮堤,第一时间确保渠道畅通。”邓武彬说。

得益于迅速的行动,有力的举措,潦管局成功应对了这场强降雨,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工程安全、粮食安全。

其实早在入汛前,潦管局就精细做了筹谋:制定印发闸坝枢纽防洪调度方案,规定了闸坝的调度原则、调度内容、调度流程等内容,并密集巡视,做好实时记录;制定水旱灾害防御方案,对灌区内4个基层管理站7条干渠进行了全面的汛前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整改落实。

“为此,我们累计出动人工1090人次,197.5个机械台班对灌区152km干渠开展全线清淤疏浚,既保障灌溉效率,也确保渠道通水行洪能力。”潦管局办公室主任孙冰介绍。

进入汛期后,潦管局进一步压紧压实防汛责任,细化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筑牢灌区水安全防线:局领导班子下沉一线、靠前指挥,在防汛工作一线检查工程现状、部署任务;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局机关及各基层管理站通过潦河灌区信息化平台进行灌区工程水雨情监测并与各部门积极联动,系统科学应对汛情;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每日多次对7条干渠进行全面巡查,对巡查中发现的隐患通过OA系统及时上报并完成整改……

“今年极端天气频发,汛期来得早来得急,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绷紧责任弦,压实责任心,做好责任事,确保灌区度汛安全,粮食安全,百姓安全。”邓武彬表示。

审签:郑少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