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过唯物主义辩证法,事物都是由矛盾产生的,内部的矛盾会让事物发展,而外部的也一样会促进事物的变化。

势均力敌的双方矛盾变化过程很容易计算,但是如果有一方极其强大,其代表着天地变化趋势,其对事物的影响力就要单独计算,今天我就把这种算法讲一下,让大家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

首先天地变化的趋势是什么?其实就是咱们每天听的天气,天气数据太多,我们就用一种定性的方式来研究。

从形状上来看,天气就是四时,春夏秋冬,就是五行,木火土金水。有常识的小伙伴都知道,春是木,夏是火,秋是金,冬是水,所谓生长收藏。但还差一个土,也就是化。

春夏秋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在哪里?土就在春夏秋冬的四个季节处。很多人不知道“季”字的意思,其实季就是结束,伯仲叔季,季就是老幺,就是尾巴。所以四季就是四时春夏秋冬的四个尾巴。

我掰开了给大家细细讲一下吧。

咱们现在习惯将寅月作为正月,寅为木,是春月,同理卯也是春月,而辰月,就是春的结束月,为土,被称为季月,也被称为春之季。整合下来就是正月,二月是春月,木,三月是季月,土。

同理依次可以获得:

巳月(四月),午月(五月),为火,夏月;未月(六月),为夏之季月,土。

申月(七月),酉月(八月),为金,秋月;戌月(九月),为秋之季月,土。

亥月(十月),子月(十一月),为水,冬月;丑月(十二月),为冬之季月,土。

这样下来,十二个月的五运就清楚了:木木土,火火土,金金土,水水土。

十二地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感兴趣的人肯定会发现,十二地支是从“子”开始的,但是新年却是“寅月”,很奇怪。事实上,在秦以前,新年本就是冬至,就是子月新年,有些地区依然保持着冬至新年的传统。但是我们后来民俗变化,过春节了,就把寅月作为正月了。

到这里咱们把天气搞明白了。我们都知道,这个天气力量非常强,大部分人只能顺着趋势,所以搞清楚在天气作用下,其他事物的运势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了。

咱们的古人经过总结,给出了不同事物偏性在不同天气偏性下会受到的影响作用,一起来看一下吧。

首先,就是事物偏性和天气相同,如水遇水,比肩者,水当令(时间为水月)。这时有正向的加强作用,和天气同属性会加强,使事物进入一个旺盛的状态,这也是最好的情况,被称为旺。因为当令,大权在握,所以最适合发展。

然后,就是事物偏性为天气所生,如水被金生,生我者,金当令。这时有受生受益的作用,父母强大孩子自然跟着有零花钱和好条件,会促进事物的发展,虽不及自己当令,但也不错。被宠爱,如帝王身边的宰相一样,也被称为相。

再后,就是事物所生的偏性为天气,如水生木,我生者,木当令。你的子女很强,你可以休息,但是子女强事情也多,会泄掉你的气力,你无法自我发展,只能全力扶持子女,安心做持家老人,这种状态被称为休。

之后,就是事物偏性克制天气的偏性,如水克火,我克者,火当令。这时你克制的事物很强,压制对方需要耗非常大的能量,比如说你有个权倾天下的臣子,每天担心他造反,心力交瘁害怕变成傀儡皇帝,终于对方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皇帝身陷囹圄,是为囚。

最后,就是事物偏性被天气所克制,如水被土克,克我者,土当令。这时克制你的人得势,你本就被压制,现在更是对方如日中天,那日子自然不好过,最后就是si,是为si。

这五种状态总结下来就是:

遇朋旺,遇父相,遇子休,遇妻囚,遇官si。

前面讲的天气,是以一年的春夏秋冬作为一个循环,那是天气的大循环。除此之外,一个月的上中下旬是中循环,一天内的十二时辰,是小循环,每个循环都有各自的金木水火土,事物也因此对应着各自的趋势作用。

有人会说,太麻烦了,年月日时,这么多时间,怎么判断啊。

其实古人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因此他们在历法上已经做了方便。

以现在为例,是2024年1月4日夜22时,农历是兔年腊月二十三,这是阳历和阴历,同时还有一个方便的干支历。癸卯年,甲子月,丁卯日,辛亥时。看没看到,干支历这四组八个字,癸卯,甲子,丁卯,辛亥,每组后面这个字就是金木水火土的信息。

日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卯为木,子为水,亥也是水,因此如果事物是水的话,年运就是休,月运就是旺,日运是休,时运是旺。看干支历多简单,是不是特别方便啊,是不是你也跃跃欲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