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很多人感慨,年轻时总感觉身体“无所不能”;而一旦上了年纪,体检报告上就开始频频亮红灯,各种病接连到来了。

而5 0 岁尤其是一条“分水岭”,是各种慢性病发病率都开始上升的时期,日常活动能力也开始受到影响;一直到75岁前,都是“老年病”的风险上升期,也是决定寿命长短和质量的“关键期”。

今天健康榨知机就来讲一讲,50岁后的人,要面临哪些“疾病坎”↓↓

中老年慢性病患病率,到底有多高?

据估计,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31%,全世界60岁及以上的人口将达到21亿。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和精神上的功能都在下降。

2013 年中国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国中老年人高发的前5位慢性病分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世界老年人的常见病有:听力损失、白内障和屈光不正、背部和颈部疼痛以及骨关节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抑郁症和痴呆症,而且可能同时患多种病。

2008年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的数据显示,美国5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78%的人患有1种及以上的慢性病(其中47%的人患有2种及以上、19%的人患有3种及以上的慢性病)——这里的慢性病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癌症和关节炎。

再细分年龄段:

  • 55-64岁的中年人:69.5%的人患有1种及以上的慢性病(其中37%的人患有2种及以上、14.4%的人患有3种及以上的慢性病);

  • 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85.6%的人患有1种及以上的慢性病(其中56%的人患有2种及以上、23.1%的人患有3种及以上的慢性病)。

再看看英国和欧盟的数据,大家可以更直观地发现,和50岁前的“岁月静好”相比,50岁后就像按下了“加速”按钮,心血管疾病、痴呆症、癌症这三类常见慢性病都开始陡然增长,其中男性受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威胁更大,而痴呆症则是女性更多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来源:A:2006年英国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来源:2010年英国心脏基金会“冠心病统计数据”);B:2006年欧盟国家痴呆症患病率(来源:Alzheimer Europe,2009);C:英国每10万人的特定年龄死亡率(来源:英国癌症研究中心)。图片来源:参考资料[3],健康榨知机编译

为什么上了年纪更容易得这些病?

1.心脑血管疾病

这类疾病包括所有影响心脏或循环系统的疾病,最常见的两种是冠心病和中风(脑卒中)。

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常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由于胆固醇在动脉壁内局部积聚,形成了硬化的斑块,导致动脉管腔变窄,偶尔还会导致血凝块破裂。斑块和血凝块都会导致血管堵塞、氧气的“运输通道”被切断,从而导致下游组织缺血缺氧死亡,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心梗)和中风。

另外,年龄增长、高血压、2型糖尿病、肥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值偏低等,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不仅如此,老年人更也容易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由于心肌细胞丢失、心脏收缩力下降、抗压能力下降、心脏肥大和纤维化等变化,心脏功能即使原来很健康,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123RF

2. 神经退行性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特征是神经元的进行性死亡和脑结构的损失。其中,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最常见,而年龄是主要的常见危险因素。

可能原因是,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神经元功能会衰退;另一方面,不溶性、有毒的蛋白质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起来,而较老的神经元可能更容易受到毒性作用的影响;蛋白质周转和加工的异常,也可能使较老的神经元降解有毒蛋白质的能力降低。

3. 癌症

心血管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特点都是细胞衰老、凋亡和有丝分裂减少;癌症却不一样,它的特点是不受控制的细胞增殖,而且癌细胞“骗”过了免疫细胞,导致肿瘤生长和转移。

年龄增长、癌症家族史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但环境中的各种致癌因素似乎影响更大,比如烟草、酒精、辐射、阳光照射、病毒和某些激素等。

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患癌症,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可能是细胞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积累足够的致癌突变;或者是老年人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发生致癌突变而得不到及时的修复。

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和健康老年人,寿命差别有多大?

有证据表明,如果年老之后依然保持健康,而且老年人生活的环境能给他们支持,那么他们自己做重要事情(比如上老年大学、从事新的职业、兴趣活动、家务活和社区活动)的能力,和年轻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而得病后就不一样了。一方面,急性心梗和中风会让患者在短时间内死亡风险升高;而另一些慢性病,虽然不一定在短时间内威胁生命,但由于病程长、恢复慢、容易产生并发症,会逐渐加重中老年人的功能障碍、损害日常活动能力,降低独立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很大的负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 123RF

1. 慢性病对寿命长短的影响

2022年,《柳叶刀-老龄健康》(

The Lancet Healthy Longevity
)上发表的一项大型研 究,重点关注了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的疾病发生轨迹。

参与者最初健康且没有心脏事件、痴呆症或重大身体残疾史。这项研究重点关注了这些老年人从健康状态到首次发生疾病事件(包括癌症、中风、心梗和心衰住院等心脏事件,以及身体残疾或痴呆症)以及最终死亡的转变过程,这些疾病事件都是7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健康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

结果发现,关注健康状态之后首次发生的重大疾病事件,最常见的是癌症(9.7%),其次是残疾或痴呆症(4.3%)、心脏事件(2.2%)和中风(1.7%)。1.5%的人未发生上述疾病而直接死亡。而且,在所有12种假设的疾病/死亡轨迹中,发生疾病后的死亡率远高于从健康状态进展为死亡的概率:

  • 发生癌症后,进展为死亡的概率为158例/1000人-年;中风、心脏事件和残疾或痴呆症后,进展为死亡的概率分别为112例/1000人-年、88例/1000人-年和69例/1000人-年。

  • 而在健康状态下,进展为死亡的概率仅为4例/1000人-年。

换句话说,70岁后如果有这几类疾病事件,对寿命长短是有影响的;而如果没有这些疾病事件,有更大的概率能长寿。

2. 慢性病对寿命质量的影响

从一定程度上讲,慢性病对人的影响不只是看寿命的长度,还要看寿命的质量——有的人虽然已高寿,却拖着一身病,这样的生活质量也是不高的。

2019 年,一篇发布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的研究,分析了中国22个省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追踪调查数据,结果发现:

(1)与不患任何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比较,患高血压会让各个年龄组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能力受损风险都增加。其中:

  • 65~74岁组的老年人,风险增加了43%;

  • 75~89 岁组风险增加了21%;

  • 90~105岁组风险增加了20%。

(2) 患糖尿病让65~74岁组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受损风险增加了102%,患脑血管病则使受损风险增加了79%。

(3) 在所有老年群体中,患1种慢性病,日常活动能力受损风险增加13%,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受损风险增加了25%;患2种及以上慢性病,让65~74岁、75~89岁老年人活动能力受损的风险分别增加了50%、17%。

这项研究的结论是,高血压是导致中国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受损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65~74岁的老年人,患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或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都会增加受损风险。

到目前为止,很多慢性病还无法治愈,只能靠长期治疗控制。 要想获得更长的“高质量寿命”,还是要从提前预防做起,不要等生病了才开始注意身体。

尤其要做好4个“坚持”——均衡饮食、定期进行体育锻炼、戒烟、尽量少喝或不喝饮酒。这些好习惯都能帮助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提高身心能力、延缓对护理的依赖。

怎么做才能少生病、又长寿?

60岁后,身体衰老的现象有哪些?

在消息对话框回复: 慢病

获取更多慢性疾病相关知识

参考资料

[1]李正禹, 武继磊, 李佳佳, 裴丽君. (2019). 慢性病对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影响的队列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040(001), 33-40.

[2]Ageing and health. Retrieved May 22, 2024 from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ageing-and-health

[3] Niccoli, T., & Partridge, L. (2012). Ageing as a risk factor for disease.Current biology, 22(17), R741-R752.

[4] Percent of U.S. Adults 55 and Over with Chronic Conditions. Retrieved May 22, 2024 from https://www.cdc.gov/nchs/health_policy/adult_chronic_conditions.htm

[5]Johannes T Neumann, et al., (2022). A multistate model of health transitions in older people: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ASPREE clinical trial data. The Lancet Healthy Longevity, DOI: https://doi.org/10.1016/S2666-7568(21)00308-1

[6]Jean-Pierre Michel. (2022). Transitions from health to disease in older populations. The Lancet Healthy Longevity, DOI: https://doi.org/10.1016/S2666-7568(22)00011-3

免责声明: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 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 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 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 关注我们,掌握新鲜有料的健康资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