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栏第一章讲了道,第二章讲了阴阳,第三章讲四象,第四五六讲了先后天八卦,这第七章咱们就讲讲易经,也就是八卦的叠加原理。

如果说前面的太极两仪四象八卦是在讲具体对象的话,那易经就是在讲过程,讲的是由此及彼的变易过程。

易经有六十四卦,上面是一个八卦,下面也是一个八卦。下面的是变化的源始,上面的是变化的结果。(由前面的文章可知,这两个八卦都是后天的,而绝非先天,取象的时候要注意,别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邵雍认为,天地万物都可以分八类,是为八卦,这个分类的过程就是格物。那分类的根据是什么?

根据咱们前面的模型来看,天地宇宙都是由同一个起点产生的,这个混沌的一,分而生二,再分为四,再分为八。之后的万物都是由这个八衍生出来的,所以万物都能复归为这个八中的一个。

不相信?我再举一个例子,我们每个人,都是由一个细胞分裂而来。咱们最初只有一个细胞,这个细胞分裂一次变两个,再分裂变四个,再分裂变八个。产生的这八个细胞,各有各的特点。一号细胞分裂出内脏,二号细胞分裂出血液和各种体液,三号细胞分裂出骨头,四号细胞分裂出毛发皮肤。。。

八个源头细胞的产生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我们身体遇到骨头的问题,都可以归为三号细胞;遇到血液病,都能从二号细胞找到源头;反之,同一号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也都有相似之处。

所以这种分类溯源是有意义的,几千年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邵雍也总结出了这八个细胞各自的特性,想详细了解的可以读梅花易数。

然而知道是什么,并不是结束。知道将来会是什么,才更有意义。

宇宙能运动,就是因为有变化,变易。我们要找到这种变化的蛛丝马迹,提前感受变化预知变化,并主宰变化。而揭示这个变化的,就是易经,也就是伏羲为了描绘这种变化过程而做的书。易有三种,先天易连山,先后天易归藏,后天易周易。

古圣先贤发现了八个源头互相变化的过程是可以确定的,八八六十四,这就是六十四个变化过程,也就是六十四个数学模型。

定义域X有八个,分别是X1,X2,X3,X4,X5,X6,X7,X8。其中X1为“一号细胞”所产生的全部事物,X2为“二号细胞”,以此类推。
值域Y也有八个,分别是Y1,Y2,Y3,Y4,Y5,Y6,Y7,Y8。其中Y1为“一号细胞”所产生的全部事物,Y2为“二号细胞”,以此类推。
Y1=f1(X1),Y2=f2(X1),Y3=f3(X1)。。。
如此的函数有f1,f2,f3,f4,,,f63,f64,共64个。

但是,要怎样才能描述清楚这六十四个过程呢?如果用确切的事物来描述,那这种规律就失去了通用性。如果用过于抽象的意象来描述,那一般人就难以领悟。

最后的结果是,易经中的爻辞和卦辞,都是采用比喻暗喻的手法,将规律藏在了抽象的故事中,让人似懂非懂。

但是当你代入到你要具体问的事情时,就会发现那原本抽象的比喻词,都会变成你现在面对的具体的事物。而事情发生的经过,也会和卦辞的故事相一致,让你认为不可思议。

如果说卦辞确定了整个过程,那爻辞是什么?

爻辞是变化过程的阶段详细描述。

从小学,老师就教我们,一件事的变化过程都可以分为这么阶段:起因,经过,结果。起因是天,中间经过的是人,结果是地,这就是先天。反之,起因是地,中间还是人,但结果是天,这就是后天。

先天的结果是地设的,而后天的结果是天成的。我们的易经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这类事情的起因都是现实的地,也就是物质,我们人是起到一个劳动改造的效果,最后的收成和得失看的是市场也就是环境,就是天决定的。

但是这个过程只有三个,而爻有六个,那六个过程是什么呢?

这个在易经的六象里给了明确的解答。即,六个爻从下至上,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象。

相由心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物最初的爻,是心象,也就是真正的起点,在心。相由心生。伏羲以卦爻之辞,类万物之情,化天地人之变,为六十四卦象,后人不可不察,不可不领会其真意。

然后就是二爻,是应象,或者叫气象,心有所想,天地有所应,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不要认为想法没有力量,只要你足够真诚,天地都会为你所感动,为你开路。人要有信心,要有诚意。应分外应和内应,具体的我在前面文章中讲过,不再赘述。

之后的是三爻,是形象。这就是气化形。其实很多事情到这里才算是有了眉目,有了雏形。就好像怀胎三月,终于有了胎心,虽然不确定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是已经有一些确定的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