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到底有没有用呢?这一问题一直以来备受争议。

因为它的平均高度仅为7.8米,最矮处甚至只有5米。这么矮的墙,到底能防住什么?

但是,美国一些专家却认为中国的长城不仅有效果,甚至还“害惨”了欧洲。

那么,长城的真实作用究竟如何?它又是如何在万里之外影响欧洲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为解除匈奴对秦的威胁,命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

同时为了防止匈奴再次南下,他下令修建长城,将赵国、燕国等国的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万里长城的蓝本。

历经2000多年的风吹雨打,如今我们所看到的长城多为明代所修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些古老的秦汉长城,多已成为断壁残垣。不过,通过考古发现,可以勾勒出长城当年的雏形。

在平地,长城的主体是由黄土夯筑而成,外表由石块包裹。而在山地,则直接用就近的石块修建。

这种筑城工艺十分简陋,加上缺乏现代化的建筑材料,使得长城的高度和坚固程度都大打折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有关记载,秦长城最高处仅5米,就连明长城也普遍不超过10米。对于身手矫健的北方游牧骑兵而言,如此高度的城墙根本不够挡路。

这也正是长城遭到诸多质疑的原因。

不仅如此,还有人将矛头直指长城,指责它害苦了整个欧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说法似乎有些牵强附会,但若深究其中的因果逻辑,确实也颇有几分道理。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长城固然无法完全阻挡北方骑兵,但它却给游牧民族带来了极大的阻力。

以往游牧民族南侵时,步骑兵可以混编作战,进可攻,退可守。然而长城的出现,让骑兵再也无法飞身跃马越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旦要穿越长城,骑兵只能下马行走,而失去了骑射优势的他们,在秦军的箭雨射击下,根本连长城都靠不上。

就算硬着头皮爬过长城,等待他们的将是沿途无数的烽燧堡垒。哪怕暂时突破防线,增援的秦军随时都会赶到。

正是因为长城的存在,让习惯骑射作战的游牧骑兵寸步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多次入侵都被秦军阻击,损失惨重。最终游牧部落们被迫暂时放弃了对华夏的进攻。

然而他们的生存问题依旧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游牧民族,他们赖以维生的主要物资就是肉和奶。但寒冷干燥的北方环境,根本无法长期供应足够的食物,因此掠夺成了他们的必由之路。

无法再向中国扩张,游牧民族只好把目光投向了更加遥远的西方。

那里虽然远离草原,但却盛产粮食和各种资源,正是填补生存缺口的大好去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开始,欧洲人根本没把匈奴人放在眼里。那些分散的游牧民族,怎么可能威胁到欧洲这片富庶之地呢?

可谁承想,被挡在长城之外的匈奴人后来却创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帝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匈奴人内部也是七零八落、相互征伐的状态,直到一个叫冒顿的新单于登基。

冒顿打小就有出人头地的志向,本来是匈奴太子的他,却因小妾生子被剥夺了继承权,被自己爹赶出去当别国的人质。

不过聪明绝顶的冒顿没被这点挫折击垮, 他见机行事逃了出来,并在回到部落后当机立断,杀死了包括自己父亲在内的一干亲朋好友,自立为单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位期间,冒顿单于四处征伐,灭亡26个游牧国家,使诸部落臣服,成为草原上第一个强大的游牧帝国。

他组织骑兵大军,无情地铲平了当年轻视自己的所有游牧部落,打遍草原每一个角落。由于长城的存在,匈奴无法再像从前那样肆意南下掠夺,只能将侵略的矛头对准西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约公元5世纪初,游牧民族从中亚一路西征,他们先是击溃了阿兰王国。这支骁勇善战的铁骑很快渗透到东罗马帝国的边境,短短几年就攻陷了多个要塞城市。

东罗马皇帝见状大惊,急忙召集联军抵御。然而合围之下,游牧骑兵居然骁勇善战,越战越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43年,东罗马帝国在君士坦丁堡城下力战数月,终于被骑兵攻陷城池。游牧军队恣意掠夺,将这座曾经辉煌的古都夷为平地。

就在东罗马陷入混乱之时,西罗马帝国也遭到了同样的袭击。

大批游牧骑兵从东部蜂拥而来,很快就攻陷了意大利中部。面对骁勇难当的对手,当地军队节节败退。

最终罗马教皇只得向骑兵投降,称臣纳贡,以维系城池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短短几年,这支原本在亚洲游荡的游牧军队,就攻占了整个罗马帝国的中心地带。而这也仅仅是个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战火越烧越旺,更多欧洲国家遭到了蹂躏。波斯帝国首都巴格达沦陷,法兰克王国的中心也几度被攻破。

整个欧洲陷入空前的动荡与混乱,就连基督新教在这片土地上曾经的辉煌,也随之黯然失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度被认为是上帝使者的游牧军队,如今却成了毁坏教会、焚烧教徒的凶手。眼看着曾经的信仰中心不断被破坏,欧洲人民的精神家园也随之崩溃。

就在危机最为严峻的时候,命运终于开起了一线生机。

由于距离太远,游牧骑兵在与欧洲联军的拉锯战中,后勤线渐渐被拉长。加之内部争权夺利,军心渐散。

在这个节骨眼上,欧洲诸国终于乘虚而入,集中力量反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连年征伐,游牧军队最终被彻底赶出欧洲。从此,欧洲大陆暂时远离战火蹂躏,得以喘息。

但那段被称为"上帝之鞭"的噩梦,却让整个欧洲文明都濒临破灭的边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由于长城的存在,才逼迫匈奴人放弃了对中原的掠夺,而将目光转向了西方的欧洲大陆。

如果没有长城的阻隔,匈奴人可能会一如既往地对中原进行骚扰和掠夺。但与此同时,中原王朝也将持续陷入与匈奴人的战争之中。

有人说,长城害惨了欧洲,差点让整个欧洲文明陷入黑暗。这种说法虽然带有一定的夸张,但也不无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当年没有长城的存在,匈奴人可能就不会西征欧洲,欧洲文明也许就不会遭受如此巨大的冲击和动荡。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长城的存在,才让汉朝和之后的中原王朝免受了匈奴人的骚扰。

如果当时中原王朝也陷入了与游牧民族的长期战争之中,是否就会延误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这就不得而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长城作为一座军事防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整个亚欧大陆的历史进程。

它既保卫了中华文明的安全,也影响了欧洲文明的发展轨迹,二者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对中华民族来说,长城无疑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座几千年来屹立不倒的长城,见证了中华民族与外族的不懈抗争,也见证了中华文明曲折的发展进程。

我们应该永远铭记长城的历史意义,珍惜和保护好这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