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江苏省公共卫生资源交易平台公布部分疫苗价格调整公示,中生旗下的上海所、长春所、武汉所、兰州所的几款非免疫规划疫苗降价幅度最高超30%,其中流感疫苗尤为突出。

回顾减毒带状疱疹疫苗2023年大卖8个亿、近期九价库存难销闹的满城风雨、沃森生物的二价HPV疫苗以63元/剂中标海南省政采项目……不禁疑惑——消费降级的风波是否已经波及到疫苗消费市场?

本文暂仅探讨88元/剂四价流感疫苗的可能缘由和影响,消费降级择日另谈。

01

流感疫苗降价,市场普受影响

WHO发布的2023年全球流感疫苗市场报告指出,全球85%的流感疫苗由7家流感疫苗制造商供应,流感疫苗市场呈现生产、供应的高度集中化。

我国情况也类似,尽管2023年我国有11家流感疫苗供应商获得批签发,但约90%的流感疫苗集中由6家生产。若将上海所、长春所、武汉所算作一家,则流感疫苗市场的真正玩家只有4家——华兰生物、科兴生物、深圳巴斯德和中生,其中中生旗下去年批签发总量约占4家制造商的1/3。

流感疫苗市场价格除了受到疫苗上、中、下游等诸多因素影响外,另外一个被支配的因素就是主要玩家稳价权——由于主要玩家采用了基本相同的生产工艺,因此流感疫苗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流感疫苗市场的价格平衡。

此番主要玩家之一且是国字号的中生率先降价,毫无疑问将带来流感疫苗市场乃至整个疫苗行业的多米诺效应。受影响较大的不只是其他厂家的四价流感疫苗,更致命的是本来就市场萎靡的三价流感疫苗——四价与三价的价格梯度进一步缩小,三价该怎么玩?此外,更受伤的还有最贵的亚单位四价。

02

降价缘由恐被业界简单化

此次中生疫苗价格调整其实早就有传,而此次降价的产品也并非只有流感疫苗一个产品,当然后续也不排除还会有旗下其他非免疫规划疫苗继续跟进降价的可能。

因此此次疫苗降价的原因可能是复杂的,并非简单出于业界猜测的三价压力、提接种率或支付意愿等因素考虑。细思其中市场逻辑我们不难发现3点缘由:

首先,与其说是今年四价流感可能不流行,倒不如说是市场压力下优先进行产品迭代的需要——要么通过价格优势迭代掉三价,要么放量三价迭代掉利润减少的四价。

从目前一些地区区县CDC的遴选情况来看,今年的流感疫苗市场大概率仍将是四价流感疫苗的天下。而适应了四价流感疫苗的接种门诊恐怕也难以转换到三价流感疫苗的推荐上——四价可能仍是短中期的稳妥之选。

四价流感疫苗是市场的选择,或者也可以说是制造商对市场需求预判的选择。通过降价缩小与三价流感疫苗的价格差距,结果只能是进一步加快三价流感疫苗的迭代出局,而非凸显三价流感疫苗更有优势。

此外降价清单里还有兰州所的单价轮状病毒疫苗,结合去年兰州所新上市的三价轮状病毒疫苗并未在此次降价清单里,因此单价轮状病毒疫苗的迭代需求也显而易见。

当然如果其他几家不跟进,那接下来可能只能降低成本推动流感疫苗重回三价时代,今年流感季在一系列不确定因素中如何洗牌犹未可知。

其次,与其说是为了提高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不如说是为了稳定或提高市场份额。中国流感疫苗市场主要由成人市场决定,3岁以下儿童市场占比较小。我国成人疫苗的接种率始终困在复杂且障碍重重的接种环境里——成人风险感知不足、接种便利性不足、除子女需要接种外罕有独立前往接种门诊的契机、中老年缺乏获取疫苗信息的途径、中老年理解疫苗科普内容上存在代沟、全科门诊缺乏疫苗处方权、繁忙的流感季使医务人员推荐积极性不高、部分中老年更愿意中医养身预防……更多理由不胜枚举。

以上种种障碍叠加之下,难以让我国流感疫苗接种率通过降低价格的方式得到有效提升。事实上我国在过去5-10年里的流感疫苗接种率始终较为稳定,国内几个主要玩家心中对此早就有账。但降价最直接的影响,是稳住或扩大市场份额。

最后,推广网络受到影响可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中生产品几乎没有自己的直营推广网络,而据传此次中生系高层变动及因医疗反腐或许受到一定影响,其代理推广网络或许也受到了波及。

为稳定既有市场份额,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便是对疫苗产品价格进行调整,新流感季下供应和招采新的流感疫苗只是一个恰逢其时的契机。

03

疫情后地方财政压力与疫苗回款困境

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各地政府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防疫物资和医疗资源的大量投入后,普遍面临财政压力。疫苗作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采购和回款流程也受到了影响。在财政预算紧缩的情况下,政府在疫苗采购上的预算分配可能更为审慎,这无疑给疫苗供应商带来了资金回收的压力。

疫苗供应商为了确保资金链的稳定和持续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被迫采取降价策略,以适应政府的预算限制和加快回款速度。降价不仅可以吸引政府采购,还能提高居民的接种意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财政压力和回款问题。

此外,降价也可能是一种策略,用以刺激市场需求和加速疫苗的流通。在疫情后的经济恢复期,居民对于健康投资的意识有所提升,降价策略能够吸引更多的接种者,增加疫苗的销售量,从而帮助供应商更快地回收成本。

综合来看,疫情后地方财政的吃紧和疫苗回款的问题,可能是促使疫苗供应商降价的另一重要因素。这一策略的实施,不仅能够应对当前的财政和市场挑战,还可能为未来疫苗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04

降价后可能的多米诺效应

其他流感疫苗产品或将在短中期内考虑跟随降价或增加三价供应。流感疫苗市场的4大玩家中有一家率先打破平衡,势必将带来连锁效应。另外3家制造商的选择不太多——跟进降价 or.不降价但增加三价供应。

距离今年流感季时间还早,各方响应为时不晚。无论如何,中生降价之举虽然让流感疫苗市场如鲠在喉,但不得不说有助于各大厂家尽快下定决心。

居民接种意愿和疫苗推广思路可能受到影响。既往一百多元的流感疫苗实际上并没有超出居民支付意愿阈值,但对于有接种意愿的居民来说,相同产品、更低价格仿佛摆在面上的简单选择题,尤其是1/3的降价幅度颇具“艺术性”——把握住了消费心理阈值,毕竟降的少了居民不敏感依旧难以靠拢。

此番降价可能也有助于确立居民接种流感疫苗的行为影响因素——价格因素多大程度影响了居民接种意愿?公众教育如何更有效的触达?风险和成本效益如何更有效的传递?

最后可能还有对不局限于流感疫苗的整个疫苗业态产生影响。若中生此举稳住了市场份额,则未来疫苗推广销售网络、疫苗价格竞争等都有可能发生变化。此外,接种门诊的接种工作可能也将产生一定变化。

PS:以上内容仅供行业参考,如有不妥联系删除。

来源:苗董,部分内容为疫苗圈二次编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多板块,静待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本文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文中涉及药物、技术、产品等只做表达所需,不具任何治疗建议,具体治疗方式请前往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检查及治疗。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